【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下)

【夯趨勢】台菜進化論(下)

隨著本土意識抬頭,90年代後台灣社會開始反思自身文化,追求主體性的同時,關於「台灣味」的討論和台菜復興的浪潮漸成。餐飲業界積極探索台菜可能性、將傳統台菜結合當代飲食潮流的同時,2018年,法國《米其林指南》來台後也展現一定的影響力,以不同視角提供評鑑台菜的觀點,也鼓勵更多台菜餐廳的創新和精緻化。   台菜的精緻化轉型與時代共鳴...

【遊台灣】無痕山林,與黃喉貂和平共存第一步

【遊台灣】無痕山林,與黃喉貂和平共存第一步

身手敏捷、移動速度飛快的黃喉貂,是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鮮黃色毛茸茸的外型與可愛的臉讓人過目難忘,會誤以為牠很溫和。事實上,黃喉貂是肉食動物,且通常會三五成群以「群獵」方式出動,經常以捕山羌為食,故有「羌仔虎」之稱。 從前身影神祕的黃喉貂,近年常出現在中高海拔森林遊樂區或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等與人多的地方,透過學者觀察發現有可能是被山林垃圾、廚餘所吸引,其中還不乏登山遊客主動餵食,除了造成黃喉貂生理健康、行為改變、疫病感染等威脅,也潛藏貂與人的衝突危機。   黃昏調查散步日記,與黃喉貂的300次邂逅...

【看人物】林友寒,以建築書寫人生哲學

【看人物】林友寒,以建築書寫人生哲學

Profile 林友寒 旅德建築師,東海建築學系畢業,在美國哈佛GSD MArchII 完成學業後,便投身國際知名建築師彼得‧威爾森(Peter Wilson)門下5年。於2003年偕同兩位德國建築師MARTIN BEHET、ROLAND BONDZIO在德國開業「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建築師事務所。2012擔任「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建築師,作品多在尋求現代建築在不同地域文化所呈現的自明性。  ...

【學設計】台灣智慧宅,打造未來城市的想像藍圖

【學設計】台灣智慧宅,打造未來城市的想像藍圖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社會需求的變化,智慧宅(Smart Home)正逐步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石。在高齡化社會與後疫情時代的雙重影響下,智慧宅不僅提升居住便利性,更肩負解決人力短缺與推動永續發展的關鍵角色。   智慧宅的核心技術與應用 智慧宅是指家庭中的建築自動化,核心在於透過整合性科技,滿足住戶對安全、便利與永續的需求。其主要技術應用包括智慧感測、自動化管理與能源優化,包括煙霧偵測、環境感測器等設備,不僅能即時偵測火災或瓦斯洩漏,還能監控空氣品質與溫溼度,提供健康的居住體驗。...

【遊台灣】老鷹不只是一種鳥!台灣猛禽的季節盛會

【遊台灣】老鷹不只是一種鳥!台灣猛禽的季節盛會

位處熱帶與亞熱帶間的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生物多樣性,成為東亞地區遷徙性鳥類南來北往必經的重要中繼補給站,甚至成為牠們季節性居留、繁衍後代的據點。而當期待的秋風吹起,天際出現成群飛羽,候鳥遷徙的季節盛事便將展開,一波波南下的鷹群,擔綱揭開序幕的要角。   老鷹不只有老鷹 這些英挺帥氣翱翔於天際的鷹或隼,在台灣,多數人把牠們統稱為「老鷹」。其實,「老鷹」是生物學家命名為「黑鳶」的一種「鷹」(香港人稱「麻鷹」),用「猛禽」來統稱種類眾多的鷹與隼,甚至用「日行性猛禽」,更為恰當。...

【識冠德】桃園會展中心啟航 融合創新與永續的建築典範

【識冠德】桃園會展中心啟航 融合創新與永續的建築典範

桃園會展中心自2020年10月開工,至2024年3月全案竣工,這座亞洲重量級的國際級會展場館,在實用性、藝術性之外兼具環境友善,讓世界看見台灣積極開拓創新的願景。 根基營造身為構築永續城市的專業團隊,以豐富實績與深厚實力取得桃園會展中心新建工程資格,運用特殊工法降低缺工的衝擊,並有效運用數位工具提升施工管理,方能克服萬難順利準時竣工,以此案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之施工品質卓越獎殊榮。   從設計到竣工:BIM技術全面導入,精準掌控工程流程  「最初在統包工程需求書上即要求本案必須全程以BIM(Building...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從厭世少女邁入樂活中年的小說家郝譽翔,著作獲獎無數。旅行是她熱愛的求知方式,且不設限地雜讀好書,在文字的世界裡徜徉想像,讓閱讀成為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侶。   回首舊事憶城北  郝譽翔年幼自高雄北上搬遷至北投,即使現在已不住在當地,仍堅持自稱「北投人」。談到成長時期的這座溫泉小鎮,在地理與文化上與繁華市中心有明顯的區隔,特別是70年代起酒家產業衰落,讓這裡始終有一種邊陲的孤寂感。然而,隨著一步步離開故鄉的成長過程,她在內心中始終保有對北投的情感牽絆,這也成為了寫下《城北舊事》的契機。...

【台灣職人錄】順興榻榻米工作室鄭順興──草香間的傳統手藝與現代演繹

【台灣職人錄】順興榻榻米工作室鄭順興──草香間的傳統手藝與現代演繹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仍然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走經嘉義朴子的黎明路,看似尋常住宅巷弄裡卻留有許多老招牌,昔日商街的熱鬧散去,但走過一甲子的順興榻榻米店,卻仍在鐵捲門後的老住家裡默默經營,散發淡淡的自然草香氣味,勾引人們的念想。  ...


最受歡迎文章


最受歡迎文章

【遊台灣】老鷹不只是一種鳥!台灣猛禽的季節盛會

【遊台灣】老鷹不只是一種鳥!台灣猛禽的季節盛會

位處熱帶與亞熱帶間的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與生物多樣性,成為東亞地區遷徙性鳥類南來北往必經的重要中繼補給站,甚至成為牠們季節性居留、繁衍後代的據點。而當期待的秋風吹起,天際出現成群飛羽,候鳥遷徙的季節盛事便將展開,一波波南下的鷹群,擔綱揭開序幕的要角。   老鷹不只有老鷹 這些英挺帥氣翱翔於天際的鷹或隼,在台灣,多數人把牠們統稱為「老鷹」。其實,「老鷹」是生物學家命名為「黑鳶」的一種「鷹」(香港人稱「麻鷹」),用「猛禽」來統稱種類眾多的鷹與隼,甚至用「日行性猛禽」,更為恰當。...

【識冠德】桃園會展中心啟航 融合創新與永續的建築典範

【識冠德】桃園會展中心啟航 融合創新與永續的建築典範

桃園會展中心自2020年10月開工,至2024年3月全案竣工,這座亞洲重量級的國際級會展場館,在實用性、藝術性之外兼具環境友善,讓世界看見台灣積極開拓創新的願景。 根基營造身為構築永續城市的專業團隊,以豐富實績與深厚實力取得桃園會展中心新建工程資格,運用特殊工法降低缺工的衝擊,並有效運用數位工具提升施工管理,方能克服萬難順利準時竣工,以此案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之施工品質卓越獎殊榮。   從設計到竣工:BIM技術全面導入,精準掌控工程流程  「最初在統包工程需求書上即要求本案必須全程以BIM(Building...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名人書房】郝譽翔:旅行是一種求知方式,也是一種閱讀

從厭世少女邁入樂活中年的小說家郝譽翔,著作獲獎無數。旅行是她熱愛的求知方式,且不設限地雜讀好書,在文字的世界裡徜徉想像,讓閱讀成為人生路上最好的伴侶。   回首舊事憶城北  郝譽翔年幼自高雄北上搬遷至北投,即使現在已不住在當地,仍堅持自稱「北投人」。談到成長時期的這座溫泉小鎮,在地理與文化上與繁華市中心有明顯的區隔,特別是70年代起酒家產業衰落,讓這裡始終有一種邊陲的孤寂感。然而,隨著一步步離開故鄉的成長過程,她在內心中始終保有對北投的情感牽絆,這也成為了寫下《城北舊事》的契機。...

【台灣職人錄】順興榻榻米工作室鄭順興──草香間的傳統手藝與現代演繹

【台灣職人錄】順興榻榻米工作室鄭順興──草香間的傳統手藝與現代演繹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仍然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走經嘉義朴子的黎明路,看似尋常住宅巷弄裡卻留有許多老招牌,昔日商街的熱鬧散去,但走過一甲子的順興榻榻米店,卻仍在鐵捲門後的老住家裡默默經營,散發淡淡的自然草香氣味,勾引人們的念想。  ...

【葉怡蘭專欄】豐秋金門 • 旅中隨帖(上)

【葉怡蘭專欄】豐秋金門 • 旅中隨帖(上)

About葉怡蘭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經營《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寫作與研究領域橫跨飲食文化、食材、茶、酒、旅行與生活美學。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紅茶經》《家的模樣》《食‧本味》《隱居‧在旅館》……等共十八本書,並發行簡體中文與韓文版。於2021年開設線上課程《葉怡蘭的生活美學課》。   因緣際會,與金門的此番相見,整整推遲了超過一年──最早原訂日期應是2022年9月,受金門文化局之邀前往演講,之後再多留幾天開車暢遊。...

【眷村南北味】在水晶燈下吃眷村菜?南村的老味新食實驗

【眷村南北味】在水晶燈下吃眷村菜?南村的老味新食實驗

眷村菜是台灣美食文化中的一顆明珠,當年的眷村聚集了許多來自中國各地人們,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想方設法將家鄉菜的滋味重現在自家餐桌,每道料理都承載著來自各地家庭的記憶與情感,以簡單的食材、深厚的情感,創造出讓人難以忘懷的滋味。 隨著全台多數眷村拆遷改建,原本是家常飯菜的眷村美味,從老兵們追憶家鄉的寄託,漸漸被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們帶到各地開枝散葉,成為台灣餐飲界獨樹一格的特色菜系。   將眷村菜帶入全新時代...

【小書房】把日子過好,意義就會一步一步的「形成」

【小書房】把日子過好,意義就會一步一步的「形成」

Foreword 「你是一個善待自己的人嗎?」中文地區知名作家與節目主持人蔡康永的靈魂質問,橫掃各大書店暢銷冠軍的《蔡康永的情商課》系列,敲碗推出的三部曲完結篇──《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談情商要像水滴般的累積,拒絕別人對你的無聊要求,減少你對自己的無聊要求;不累的小改變,比累死人的大改變,容易發生……太多人活得太費力,試著去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也更滿足的方法,跟自己,一切好商量,別當回事,然後自在。   日子是拿來過的,不是拿來換錢的  「對自己好」絕對不止一種活法,但絕對可以遵循一個原則,...

【小書房】錢洗弁財天宇賀福神社

【小書房】錢洗弁財天宇賀福神社

Foreword 2005年開始在部落格發表日本旅遊文章的Aska,已走訪日本絕大多數的都道府縣,偏好鐵道旅行,並以途中下車緩慢散步的方式瀏覽。曾寫過東京、北陸、四國等地深度旅遊書,最新的《鎌倉裏風景》一書,邀請讀者翻開書頁、跳上江之電,朝聖人氣日劇與文學場景、貓島散策、四季花海,還有深秋的圓覺寺楓紅似火、鶴岡八幡宮香火鼎盛、明月院紫陽花開等人氣景點……每一站都讓人想下車打卡!  ...

【李芝瑜專欄】李芝瑜帶路!初秋建築旅遊地圖:日本篇

【李芝瑜專欄】李芝瑜帶路!初秋建築旅遊地圖:日本篇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日用好設計】葉忠宜的生活藝術5選

【日用好設計】葉忠宜的生活藝術5選

Foreword 生活的質感是由細節構築而成,好設計也不是僅可遠觀的藝術品。2024年,《居心誌》推出全新單元「日用好設計」,邀請各界達人以獨到的眼界經驗與美學觀點,分享他們的生活用物學以及親自挑選、覺得好用的日常小物5選,讓更多人深切感受:美學不是陽春白雪,而是日常所見所得,進而習得如何藉由設計改變生活、豐富生活的趣味與歡喜。   平面設計師葉忠宜同時擁有多重身分,目前是卵形oval-graphic 平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重本書店weight books創辦人、森³ sunsun museum...

【做料理】老派常溫點心:橙香風味瑪德蓮

Foreword 美味的選擇各有各的標準,美味的記憶卻驚人地相似。吃,是最有感且最具體的,當我們經歷時代不可控的改變時,各國老派懷舊的風味、記憶深處的經典味覺,不約而同重新成為顯學。  ...

【看世界】設計膠囊旅宿 旅行中的休憩小島

膠囊旅館起源自日本,原意是提供緊急需要過夜空間者最簡便的服務。然而,隨著旅行的多樣化和都市空間緊俏,膠囊旅館的概念風行世界,也應運而生許多結合創意的設計膠囊旅宿,值得專程一探。 日本大阪‧膠囊旅館的濫觴 世上第一家膠囊旅館位在日本大阪梅田區的Capsule...

識冠德

【識冠德】冠德大直湛 站上大直看齊世界

在人類的歷史上,無數偉大的城市依河而建,位於基隆河北岸之畔的大直地區同樣是因水岸而豐華,而「冠德大直湛」正是冠德建設參與水岸再開發,創造城市公益價值與生活美學實踐的最新力作。 居如遊,軌道經濟讓移動成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