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建築】橋梁的進化之路:人類文明與工程智慧的縮影

【學建築】橋梁的進化之路:人類文明與工程智慧的縮影

Foreword 橋,這一人類文明的重要象徵,也是連結的直觀顯現,自古以來便串聯了人與人、地域與地域,更深深影響了人們對世界的想像與理解。一座座傑出的橋梁不僅克服自然障礙,更憑藉其建築美學與工程技術的非凡設計,展現連結的力與美。   橋梁,不僅是連結兩岸的通道,更是一部濃縮的文明史。從最初為滿足基本通行需求的木石小徑,到今日橫跨海峽的鋼鐵巨構,每一次跨越都映照著人類對交通、技術與生活的想像。它們是文明的足跡,也是工程與美學的共同實驗場。   古代的渡口:從簡樸到堅固的拱橋時代...
【宗教建築的現代性】山海低語,人文築跡:花東小教堂記事

【宗教建築的現代性】山海低語,人文築跡:花東小教堂記事

Foreword 如果說建築是人與生活的連結,宗教建築則是同時連結人與神性、人與人心的橋梁。 當代的宗教建築已經不僅只追求宗教的功能性,更多時候展現的是建築師對於心靈力量和神性的探究,同時,更是在地生活、聚落經濟的縮影。從世界到台灣,透過現代宗教建築巡禮,從不同的視角與高度,閱讀不同地域的文化與歷史。  ...
【建築大師在台灣】平田晃久:我嘗試將自然界的形狀,放進人工的建築

【建築大師在台灣】平田晃久:我嘗試將自然界的形狀,放進人工的建築

Foreword 建築是不同文化之間的連結,透過建築,重新解譯一塊土地更多可能的樣貌。 今年,我們聚焦那些在島上落成或即將誕生的世界級之作,也看見本地建築師與國際名家攜手合作的精彩篇章。每一座建築,都是一次跨越邊界的對話,一場關於土地、時間與創造力的深刻共鳴。透過它們,我們看見台灣與世界,不再只是連結,更是彼此成就的風景。   如果說,有一種建築不以高聳挺拔為志業,而是在城市中悄然生長,如同一株從土地冒出的植物,一層層疊加光影、風、雨與人,那麼,它很可能出自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之手。...
【宗教建築的現代性】混凝土的信仰詩篇:從公東到菁寮的建築啟示錄

【宗教建築的現代性】混凝土的信仰詩篇:從公東到菁寮的建築啟示錄

Foreword 如果說建築是人與生活的連結,宗教建築則是同時連結人與神性、人與人心的橋梁。 當代的宗教建築已經不僅只追求宗教的功能性,更多時候展現的是建築師對於心靈力量和神性的探究,同時,更是在地生活、聚落經濟的縮影。從世界到台灣,透過現代宗教建築巡禮,從不同的視角與高度,閱讀不同地域的文化與歷史。   相較於以珍稀石材砌築、莊嚴肅穆的傳統教堂,近代知名建築師所打造的新式教堂空間,多以現代主義手法重新詮釋宗教建築,藉由裸露混凝土、清水模等簡約語彙,打破階級象徵,形塑更貼近庶民日常的平等意象。 自 20...
【設計師書店】當泡澡變成閱讀──你來到的,不只是圖書館

【設計師書店】當泡澡變成閱讀──你來到的,不只是圖書館

Foreword 獨立書店的風潮方興未艾,不同主題、風格的獨立書店持續綻放。 其中,有部分由設計師打造的特色書店,以設計為選書主軸,以空間為風格展演;亦有甚者,邀請不同文化領域權威擔任選書顧問。而走訪這些書店,透過空間與文字,我們閱讀設計生活更豐富多采的可能性。   在台北松菸園區的北側,有一處不易發現的轉角。穿過煙廠的舊管線與厚重歷史,在一道道微微泛光的牆面後,你會遇見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澡堂」。但這裡早已不再是往昔工人洗去勞累的地方,而是一場閱讀的沉浸體驗,一座讓知識與感官一同甦醒的文化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