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
【名人書房】楊渡:寫作,是改變時代的力量
走進詩人、作家楊渡的書房,彷彿走入一處歷史與記憶的源頭。這裡不僅是他的創作現場,更像是一座時代的檔案庫。從新聞記者到報導文學作家,他的筆觸始終環繞著土地與人,嘗試捕捉那些不應被遺忘的真實,讓書寫成為一種行動與反思的力量。 平民之夢,烏托邦微光...
【名人書房】連俞涵:與書交流,是這世上最浪漫的事
從《茶金》到《流麻溝十五號》,連俞涵以細膩的表演屢獲金鐘獎肯定,奠定「時代劇女王」的身影。然而,卸下角色,她始終是一位與書為伴的讀者。小學起便迷戀借書的樂趣,大學時選擇在書店、圖書館流連,只為在書頁間呼吸。成為演員後,她讓閱讀成為想像的翅膀,寫作成為心靈的出口,把日常都過成文字的風景。...
【名人書房】劉克襄:以書寫行腳,在自然中閱讀世界
作家劉克襄,走過年少寫詩的叛逆青春,因賞鳥投身自然觀察,進而關注環境生態,走入報導文學的領域,創作題材豐富多元。從小站旅行、市場日常,到城市觀察與地理文史等,劉克襄在自然中書寫,也用雙腳閱讀台灣。 文青養成,從養鴿讀物到詩意青春...
【設計師書店】當泡澡變成閱讀──你來到的,不只是圖書館
Foreword 獨立書店的風潮方興未艾,不同主題、風格的獨立書店持續綻放。 其中,有部分由設計師打造的特色書店,以設計為選書主軸,以空間為風格展演;亦有甚者,邀請不同文化領域權威擔任選書顧問。而走訪這些書店,透過空間與文字,我們閱讀設計生活更豐富多采的可能性。 ...
【名人書房】龍應台:透過閱讀,照見人生來處與歸途
從《野火集》燃起的社會關懷,到《大武山下》、《注視─都蘭野書》書寫的自然注視,龍應台的文字之路,正如她人生軌跡從城市走入山林,不變的是從犀利的社會評論到深入山林的自然觀察,她的筆觸始終以敏銳的「注視」關懷人心。 親情為名的遷徙,開啟一場與自然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