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瑜專欄】瀨戶內的海與藝術:從藝術祭到島嶼日常的風景

【李芝瑜專欄】瀨戶內的海與藝術:從藝術祭到島嶼日常的風景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李芝瑜專欄】胡志明市的設計周散記

【李芝瑜專欄】胡志明市的設計周散記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李芝瑜專欄】建築、古蹟與街頭煙火裡的新加坡觀察

【李芝瑜專欄】建築、古蹟與街頭煙火裡的新加坡觀察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建築人的旅行地圖】郭恩愷:旅行即修行,以自然為師

【建築人的旅行地圖】郭恩愷:旅行即修行,以自然為師

Foreword 旅行,是一場與世界的對話。而建築人與設計師,總在途中尋找線條與光影交織的靈感之所。與誰同行、因何啟程、在哪裡停留──每段旅程都是一頁設計的註腳。今年,我們拾起他們記憶中的風景,編織一份旅行清單。跟隨他們的眼睛,去感受一個地方如何靜靜說話,如何啟動心中的空間想像。   不同的旅行帶來不同的記憶,每個選擇都為旅行創造不同連結點,轉化成人生中不同的啟發。對於建築師郭恩愷而言,旅行從來不是單純的觀光或足跡的紀錄,而是與自然材料對話、向森林學習的修行之路。   森林的召喚,一張照片改變的建築人生...
【李芝瑜專欄】盛夏藝場:威尼斯與台北的設計感官冒險

【李芝瑜專欄】盛夏藝場:威尼斯與台北的設計感官冒險

About 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設計師的旅行地圖】馮宇:旅行不只是遠方,而是把生活搬到別處

【設計師的旅行地圖】馮宇:旅行不只是遠方,而是把生活搬到別處

Foreword 旅行,是一場與世界的對話。而建築人與設計師,總在途中尋找線條與光影交織的靈感之所。與誰同行、因何啟程、在哪裡停留──每段旅程都是一頁設計的註腳。今年,我們拾起他們記憶中的風景,編織一份旅行清單。跟隨他們的眼睛,去感受一個地方如何靜靜說話,如何啟動心中的空間想像。   從「匠吐司」、「永心鳳茶」到「馬祖國際藝術島」,IF OFFICE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馮宇,總能深入日常,精準捕捉大眾共鳴。在旅行中,他也將這份觀察的敏銳,延伸至異地街道與生活場景,建立起一套屬於設計師的日常旅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