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跳島,指的是在島嶼之間來往旅行,具有很大的機動性,樂此不疲地把一座座島嶼收集到自己的旅遊地圖上。
在以多個小島組成的旅遊地,這是一種最能深度遊覽與盡興玩賞的方式。如果你也計畫往多島之地出發,不妨來規劃一次跳島旅行!
說到跳島,你也許會立刻聯想到搭船乘風破浪,但在由90座大小島嶼所組成的澎湖,跳島,也可以踩著油門前行。不同於傳統島嶼印象,澎湖的「跳島」旅程,有船行海上的壯闊,也有橋連島嶼的奇想。原來,島與島之間,也可以只差一段車程!
從澎湖本島前往南海的虎井嶼、桶盤嶼,以及更知名的望安、七美;或者到北海的吉貝嶼、賞燕鷗的鳥嶼,一般來說都是搭船前往遊覽,但經典的「澎湖北環線」,是從「澎湖本島」經過「中屯嶼」、「白沙島」,再由知名的「跨海大橋」進入「漁翁島」,如果順遊「鯨魚洞」,則會包括「小門嶼」。這5座島嶼之間因為興建了橋梁,騎車、開車便能串連,經常讓旅人忘了是在島嶼間穿梭,直到回望,才驚覺自己已跨越好幾片海域。

↑橫跨白沙與漁翁兩島,跨海大橋是澎湖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
北海明珠:吉貝嶼的沙尾與石屋
從馬公市區循203縣道往北,路寬車少視野遼闊,巨大風車凌空悠悠轉,看著看著抵達中屯風力園區,就完成了第一座「跳島」,隨後跨過永安橋,進入「澎湖北環線」上的白沙島。
除了繼續前往跨海大橋、西嶼鄉各景點,從白沙鄉赤崁碼頭搭船,短短航程即抵達澎湖群島最北的有人島──吉貝嶼。吉貝以沙尾地景聞名,那是由海流堆積而成的金色沙嘴,如羽毛筆般優雅地延展入海,清晨與黃昏是攝影人心中的夢幻時刻。

↑吉貝以沙尾地景聞名,是由海流堆積而成的金色沙嘴,更有各種好玩的水上活動、浮潛可體驗。
吉貝東側是由玄武岩構成的台地,西側則為平緩海灘,島上還擁有澎湖密度最高的石滬遺址,是早期漁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見證。聚落集中在南部港口周圍,巷弄靜謐,咾咕石老屋隨處可見。造型特殊的「西殼」與「東鐘」守護著觀音寺,也守著這座小島的神祕與靈氣。

↑吉貝聚落集中在南部港口周圍,巷弄靜謐,咾咕石老屋隨處可見。
來到吉貝,不一定要追逐熱點。帶著單車環島一圈,不過短短8公里,途中隨處可歇、可看、可靜靜地坐在沙尾邊聽潮拍岸,無需行程安排,自由就是最好的設計。

↑不妨帶著單車來趟吉貝環島,沿著海岸騎行,用最愜意的速度感受這座小島的魅力。
而若想再往北一點,探索更極致的群島邊界,不妨參加吉貝當地推出的套裝行程,造訪一座真正「無人」的祕境小島──目斗嶼。這座離吉貝僅約3公里的小島,是澎湖群島的最北端。島上矗立著黑白斜紋的目斗嶼燈塔,高約39公尺,被譽為「天涯孤燈」。
目斗嶼長年無人居住,亦是海鳥的中繼站與攝影愛好者的朝聖地。夏季時節,搭乘專船前往,不論是繞島觀景或實際登島,都能近距離欣賞這座浮於海天邊際的小島。由於地形原始、潮汐變化劇烈,目斗嶼行程需預約並視天候開航,正因如此,它也成為少數人才得以一探的澎湖南方絕景;而能從吉貝親近它,則是這趟跳島之旅最不容錯過的一章。

↑目斗嶼的黑白燈塔矗立海天交界,夏季預約出航可登島一探祕境,是攝影迷心中的北方絕景。
南海青草地:望安的古厝與綠坡
望安,是澎湖南海群島中的最大島嶼。不同於觀光熱點的喧囂,這裡綠意盎然、步調悠緩。從港口步行或租車,不久便可見到牛群、羊群在草坡間安然踱步。
傳統的南海一日遊,便是搭船跳島,多數是望安加上七美,近年有些多了繞行東吉嶼登島的遊程。假期有限的旅人多只能匆匆來回,若旅程安排能稍作取捨,在望安停留住上一晚,深入體會當地的靜美與豐厚人文,體驗肯定截然不同。
望安鄉由18個島嶼組成,其中只有望安、將軍澳、東吉、東嶼坪、西嶼坪、花嶼有人居住。台灣第9座國家公園「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也位於望安與七美之間的海域,東吉嶼已有旅遊船前往,旅人可選購套裝行程前往,自行搭船較不方便。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內的東吉嶼,有種遺世獨立的美,雖屬澎湖,卻離台南更近,每周航班有往返。
望安島上最迷人的角落,非花宅聚落(中社村)莫屬,擁有澎湖現存最完整的古厝群。雖然許多住宅早已人去樓空,書卷形窗櫺、姓氏字樣的窗飾、錯落有致的咾咕石屋與古牆,見證一段島上曾有的繁華。穿過一條巷弄,竟忽然迎面撞見大海,那是望安給旅人的驚喜。

↑在花宅古厝中,曾家古厝最為醒目,「曾」字窗櫺趣味十足,由後代集資修復,見證珍貴家族記憶。
浪漫極南:七美的雙心與海崖
七美,是澎湖最南的有人島,也是浪漫的代名詞,「雙心石滬」幾乎成為澎湖的象徵,但其實七美的魅力,遠不止此,豐富的地質景觀與獨特的石塔文化,形塑出這座澎湖南方小島無可取代的樣貌。
從海面遠望,七美是一塊高聳出海、表面平坦的「方山」島嶼。從海港經過七美人塚、七美燈塔,爬上陡坡後,視野頓時遼闊,偌大的草坡綿延起伏,路程中,時而傍著海水、時而高踞崖上,東部、北部的海崖最豐富多樣,紋理美觀的褶皺、自然勾勒的海蝕洞,或是平坦外展的海蝕平台,無一不讓人讚嘆天工巧手。

↑牛母坪草原寬闊,海崖間可見奇岩褶皺、海蝕洞與平台,崖下的「小台灣」因形似寶島而得名。
弦月形的𩵺鯉灣,是天然的小灣澳,過去曾是近海作業的港口,此處的白色珊瑚碎屑鋪成的沙灘細緻潔白,不但是七美唯一的戲水區,海域清澈,非常適合浮潛,且可就近欣賞多樣的玄武岩地形。
𩵺鯉灣往北而行,可抵達大獅風景區,這一帶的放射狀、柱狀玄武岩,在海蝕作用下展現出奇岩異石的景觀。龍埕的海蝕平台紋理錯綜、線條收束有力,氣勢絲毫不輸七美另一處打卡熱點「小台灣」的地形張力。

↑(上)細看端點上的人,愈顯龍埕海蝕平台的巨大;(下)柱狀玄武岩受到海蝕作用,雕琢出蹲伏凝望的石獅。
已然成為澎湖代表地景之一的「雙心石滬」,造型浪漫之外,隨著潮水起落,或觀於浪中湧動,或踏走壘石之上,景致感受,各有風情。

↑七美的雙心石滬,由玄武岩堆砌而成的心形圖案,隨潮起潮落映出浪漫與巧思。
鄰近雙心石滬有座「金龍寶塔」,這是澎湖「石敢當」信仰的形式之一,相較於他處的「石敢當」,七美的每座寶塔頂端會設一尊鎮守吉祥物,如金龍、麒麟、老鷹等,全島共有10座,是自然地景之外,值得細細品味的人文風景。

↑(左)造訪七美必拍的「小台灣」海蝕平台;(右)七美石塔是澎湖「石敢當信仰」的豪華版形式。
單車跳島:自由行最輕盈的姿態
地勢平坦的澎湖,寬敞道路車輛少,海濱村落小徑四通八達,沒有長坡、沒有陡坡,自由行除了慣常的汽車、機車,單車也是不錯移動工具,只要配合渡輪時間,選用單車這種交通工具進行跳島,非常方便。
自由行旅人通常搭船抵達每一座島,一定得另外租摩托車,帶著單車搭船跳島,不用頻繁租車、還車,隨時隨地自由上路。用自己的節奏探訪島嶼,不趕行程、不追打卡,跳島旅行也因此有了新的意義。

↑單車可以直接登船,堪稱跳島旅行最佳交通工具,讓你用自己的節奏探訪各個島嶼。
Info
【前往澎湖跳島交通資訊】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提供相當詳細的交通查詢資訊,包括台澎間的航空、輪船,以及澎湖在地的跳島交通。公車客運、租車、計程車、單車租賃等資訊也一應俱全。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Text/謝禮仲
Photo/謝禮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