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生活的質感是由細節構築而成,好設計也不是僅可遠觀的藝術品。2024年,《居心誌》推出全新單元「日用好設計」,邀請各界達人以獨到的眼界經驗與美學觀點,分享他們的生活用物學以及親自挑選、覺得好用的日常小物5選,讓更多人深切感受:美學不是陽春白雪,而是日常所見所得,進而習得如何藉由設計改變生活、豐富生活的趣味與歡喜。

 

平面設計師葉忠宜同時擁有多重身分,目前是卵形oval-graphic 平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重本書店weight books創辦人、森³ sunsun museum Co-Founder,也是平面設計界的最高殿堂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AGI)會員,強烈的個人風格以及不盲從於傳統美學形式的實驗精神,一再以精采的作品刷新人們的視覺經驗。

 

美感覺醒,葉忠宜的京都啟示錄

「我超級外貌協會的,選物的第一件事就是先選外觀。」葉忠宜對自己的偏好相當誠實,也不諱言這樣的作法讓他踩了不少雷,「可是有一些器具真的很漂亮,最後就變裝飾品了。」葉忠宜常說,25歲前的他對設計一竅不通,「人生第一次被美這件事驚訝到,是直到2007年去京都讀書,發現這個城市的氛圍、書店選書的氛圍、器皿店家選物的氛圍,當下就被感動到。」

4年的留學生活,葉忠宜總愛不經意地走入職人工坊或選物店,隨著所見所聞日益增加,就會想查知認識更多,「你只要知道幾間sense很好的店,跟著他們選的東西去看,就會像樹枝狀一樣不斷長出來。」

現在的葉忠宜,早不是當年的那個學生了,忙碌的工作與日常,讓走街串巷尋訪好物成為一種奢侈,葉忠宜的解方是鎖定幾個品味卓越的選物網站搭配日本的轉運倉庫,然後一直買一直買。「你知道日本人打包很細心,細心到連拆包裹都會拆到很頭痛,但器物破損的機會就很小。」

 

選物哲學,好看也符合機能主義

葉忠宜大力推坑的是季の雲與設計師山本忠臣的生活選物店yamahon online store。葉忠宜分析,「你會發現這些選物店的sense都不是偶然的,只要有一兩款東西sense很好,通常其他的品項也會很棒。」

在選物網站血拼,除了可以代替逛街,這也是他做功課的途徑。「不管生活中的任何東西,應該都會有人看不慣、再想辦法做得更厲害,我好奇這些設計師是用什麼視角在看事情。」因為自己是設計師,也享受著好用設計融入生活帶來的美好,「我不希望設計只是裝飾品,而是真的可以使用的。」

他以日本設計師田中一光過去在一場對談中的論述為例,「田中一光認為日本和歐洲的藝術基點為何完全不一樣?是因為歐洲有所謂的大藝術,日本是所謂的小藝術,也就是日本所有的藝術都是從生活來的,這個跟其他世界的視角是完全不一樣。」對於日本而言,一切與藝術相關的物事都是作為生活器具、融入生活去使用,「因為這樣我才意識到,當選購器物時既是裝飾也可以使用的。」

葉忠宜認為,許多人無意識中被機能主義牽著走,「符合實用當然重要,但生活中哪個東西是不實用的?如果只有實用的話,就再也沒有人去在意設計了,而且好看本身也是符合機能主義的。」

 

心隨境轉,感知器物設計的詩意

曾為了擺脫忙碌的工作刻意去上咖啡課的葉忠宜,1年多之後才發現自己報名的是職業咖啡師課程。「當時覺得為什麼會講到流體力學?我只是想學手沖而已啊!」他笑說雖然超累,但也學到充實的咖啡專業知識。「以前買咖啡濾杯都買好看的,上過課才知道肋骨(濾杯上突起的那些紋路)會影響咖啡的味道。」

葉忠宜的習慣是先親自操作、實際感受,「如此你才能發現,這款器物是只能當容器,還是可以作為道具使用。」對他而言,儘管器物感覺重於一切,終究還是要有分辨用途的能力,才不會讓器物顯得無用。「如果能手沖誰要用機器?如果能隨時帶著自己的濾杯走,我也不需要將就,但事實上就是不可能,也因此每個器物都有在某個時空存在的必要,隨著生活情境有不同選擇,並不會因為哪個最好就捨棄其他。」

多年前的留學生活打開了葉忠宜的美感開關,透過旅行增廣見聞也是他認為最能習得美感的方式。「很多時候,因為沒看過美的事物,開關沒有被開啟,但一旦看過好東西就會回不來了。」葉忠宜從激發想像開始,練習看見美的能力,且在探索、觀察與感受中逐漸壯大自己的美學實踐。

 

 

【葉忠宜的日用好設計5選】

01 Sゝゝ溫酒器(縱型)

「我會為了這個酒燗器(溫酒器),特地去找適合溫熱飲用的大吟釀,才能好好使用它。」葉忠宜為了品嘗日本酒的口感、風味與香氣,連搭配使用的熱源都只用德國Glafey Lichte的蠟燭,避免加熱過程中產生雜味與黑煙。銅製的溫酒器本體,隨著時間染上深沉韻致,以鍍錫提升抗菌性的溫酒杯,皆製於新潟縣燕三条,充分展現Sゝゝ的創辦人暨設計師緒方慎一郎的想法──藉由使用傳達價值、在歲月中增添韻味的生活道具,並致力於追求素材的可能性與美感的想法。

 

02小泉硝子製作所三之輪二丁目咖啡濾壺

身為重度咖啡品飲者,葉忠宜對咖啡器具相當講究。「小泉硝子本來是做儀器的,後來才轉作生活器具。」造型優雅的咖啡濾壺壺身,牛皮柔軟漂亮且具隔熱效果,以儀器、醫療用硬質玻璃製作的瓶身對他來說更具有重要的「醒咖啡」作用。「不只是降溫,就像醒酒一樣,香氣和口感都會更溫順。」

 

03 小泉誠STYLE JAPAN—蚊香盤

由小泉誠設計的STYLE JAPAN蚊香盤與菊花線香,10年來陪伴葉忠宜度過漫長歲月。「小泉誠原本是建築師,他很喜歡設計這種小東西,像以建築視角製作的茶香爐,點的時候會像建築一樣透光。」將生活器具打造為更現代洗鍊的工藝品,這樣的精神也展現在這枚蚊香盤上。以「適合和風與西式空間」、「易於移動」、「輕且堅固」3個重點開發設計的蚊香盤,由位於東京都墨田區的「昌榮工業」與「おみねらたん」分別製作鋁製本體與籐製手把,確實是結合日本技術力與精湛設計的逸品。

 

04東屋起司刀

起司對葉忠宜而言是蜜糖也是毒藥,是醫生認證的嚴重過敏源,也是難以抵擋的誘惑。「這把刀超級好切,從軟質、微軟到中硬的起司,切下去的時候都可以很俐落,施力點應該是經過精算的。」這把由猿山修設計的握柄黃銅起司刀,外觀好看也非常實用,「唯一不方便的大概只有用完要馬上洗、馬上瀝乾,不然就會鏽得很快。」

 

05 城進陶製茶具

「人的喜好,似乎會隨著有了年紀愈來愈確定,我發現自己很喜歡灰色的東西,就算是白色裡也希望有一些可欣賞的紋理。發現城進的作品之後,覺得他完全符合我心中想像的脈絡。」在三重縣伊賀市從事陶藝創作的城進,在不同時期有著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葉忠宜最常用這組作品喝東方美人茶,甚至也會用它的杯子來喝咖啡,壺蓋上的金繼,是因為之前曾經打破而修補過,也是一種持續使用的歲月印證。

 

Text/林蔚秦
Photo/許家華

 

延伸閱讀:

【日用好設計】周筵川的閱讀時光5選

【逛書店】台灣自然寫作的綠意流轉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