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自 2018 年起獨立製作的《名人書房》閱讀節目備受社會大眾喜愛,節目播出至今即將邁入第六季,已累計76集。這回應同樣扎根閱讀推廣的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前往嘉義新港小鎮參與「書活講堂」,由節目主持人詹慶齡現身說法,分享製播《名人書房》的精華點滴、名人推薦好書,以及結識許多愛書人的心路歷程。

 

若說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閱讀之於詹慶齡肯定是不可或缺。一向樂在閱讀的詹慶齡說,書是她最難斷捨離的,雖然閱讀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不盡相同,但在成長的記憶扉頁裡翻找,每個人應該都遇見過改變生命的那本書。

 

相信,每個人都有一本改變生命的書

有著鼓勵孩子閱讀的父母,詹慶齡在演講中提到,自己從小到大始終都有一些牀頭書,而有記憶以來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本,是法國大文豪雨果以18世紀法國大革命為時代背景書寫的《悲慘世界》(當時讀的是台灣東方出版社《孤星淚》版本),接著她又讀了雨果的《鐘樓怪人》,「那時年紀很小,看待人事物的想像非黑即白,可是書中描述小人物在生活現實逼迫下的掙扎,卻充滿難以言喻的灰色地帶。」藉由閱讀重新定義看世界的角度,這是初體驗。

每一本書積累起的人生養分,詹慶齡表示在日後都獲益匪淺──學生周記上不間斷抄寫的唐詩宋詞,只用短短幾個字表達出無限意境,內化為工作下新聞標題的基本功;年少時期數學課上偷讀的金庸小說,成了日後訪問這位一代武俠小說大師的底氣;40歲那年有機會前往巴黎時,為了要看到鐘樓怪人敲鐘之處而奮力爬上巴黎聖母院的旋轉梯……原來,每一回與書本的交會與共鳴,雖然當下不知道,不過未來必定會為你的生活帶來各種美好。

 

不期而遇的好書,讓人生不斷有驚喜

詹慶齡自述,大學唸書時貪玩,剛出社會那幾年忙碌,自個兒也曾中斷閱讀之路,幸好透過與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合作《名人書房》系列的契機,才有機會重拾大量閱讀的習慣,目前每年維持150~200本左右的閱讀量。

「有時候會看到哪一本書,是無意中的偶然或是冥冥之中的註定。」詹慶齡提及,因主持《名人書房》,邂逅了許多原本從來都不會主動去買的書,人生也因此獲得許多突破。

《名人書房》首季邀請的受訪者曾寶儀介紹了一本《大地歡喜的感恩奇蹟》,光看書名很難想像,這是一本讀到會令人感動到淚流滿面的好書;第三季來賓唐鳳的推薦書單上,有華裔美國作家姜峯楠的《呼吸》及《妳一生的預言》,詹慶齡笑說,看了之後相見恨晚,自己以前為什麼不看科幻小說呢?只要不設限,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好書等著打開你的想像,是豐富生活、啟迪成長的重要途徑。

 

島讀台灣,旅行時到書店邂逅一冊書

《名人書房》是邀訪跨界名人以閱讀為主題的實景記錄,然而,不是每個受邀來賓的書房都接受對外開放。為找尋節目外景拍攝空間,詹慶齡帶著工作團隊在全國各地走書房,與眾多獨立書店的主人相遇,而因著期待更完整地分享這些書店與店主的生命故事,有了從《名人書房》延伸出的《走書房》節目系列短片,這也促成她與攝影專家余尚彬共同寫下《島讀臺灣》一書的契機。

「每一間獨立書店都有無可仿製的熱烈靈魂,一頭栽進去就不想出來。」才為了《走書房》第二季環島回來的詹慶齡興奮地分享,這些書店的主理人都有那麼一點「怪」,但卻怪得讓人很難不喜愛,像是台東長濱最有態度的個性店主,想出顧店換宿擔任一日店長的主意,現在預約已經排到2024年底;從沒想過,光是繪本也能撐起一間書店,但閱讀不光只是文字,畫中反諷人生的趣味,有意思到《名人書房》的製作團隊每個人都買爆;還有,台中優雅重生的文化地標中央書局,詹慶齡說是父親就讀台中一中的青春,它的重新開幕也為不少人找回失落的一頁人生歷史。

臺上看新聞,臺下看好書,跨出傳統媒體的詹慶齡致力推廣閱讀,轉換視角觀看世界。如同她在《名人書房》訪談結尾時總會問來賓的一句話:「對你而言,閱讀是什麼?」有人說,閱讀是打開看向世界的窗,也有人回應書本永遠不會讓你寂寞,關於這個問題,詹慶齡感性地回答,沿著文字軌跡探觸世界、深掘自我,透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總能在心靈種下一些力量、美感與自由,找到內在的怡然自得,成為更好的自己。

 

Text/Y.S
Photo/高千惠、新港文教基金會、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

【小書房】所謂大人,就是懂得自討苦吃

【名人書房】黃瑞仁:閱讀生命,體認無常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