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任祥名字走跳江湖時,她是京劇名伶顧正秋與前財政部長任顯群的小女兒,台灣第一代民歌手;之後獲得美國加州洛杉磯服裝設計與商業學院的學士學位,成為名建築師姚仁喜的太太,冠上夫姓,是育有3個孩子的媽媽。
以「才女」著稱的姚任祥,設計領域跨越了室內、珠寶與禮品設計,她送給兒女的人生禮物是親自寫一套書──《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送給自己一甲子的生日禮物,則是編著《台北上河圖》上下冊。這兩套書以詳盡的歷史與個人故事、生活文化為題材,傳遞著她對自身文化的深厚熱情,也分享她如何將尋常日子經營得有滋有味。
道盡華人五千年生活智慧的《傳家》
手捧著《傳家》這套書籍,很少人不為之動容,以春、夏、秋、冬為經的4冊書,每冊以氣氛生活、歲時節慶、以食為天、匠心手藝、齊家心語、生活札記等6個單元為緯,從文字內容、圖片攝影到裝幀排版無一不美。完成這套巨作的起心動念,倒是也挺令人意外的,姚任祥說,只是因為孩子要出國唸書,覺得應該要把家傳智慧傳承下去,沒想到一寫就寫了27萬字。
事實上,除了讓子女真正了解「你自己是什麼人」,早年遊歷各國的姚任祥,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國人透過這套書籍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不是只有博物館裡的傳統器物,或是在唐人街看到的現代生活。書中光講一個米,就把20種燒法全部排出來給你看;在寫到中國女性服飾篇章時,姚任祥查閱了大量資料,從旗袍往前推,推到了魏晉南北朝的第一件找得到的衣服叫深衣,用所謂的胚布去做成樣本拍攝;考究《紅樓夢》裡頭賈寶玉、薛寶釵配戴的首飾,以原創性的圖像呈現;書中唯美的「蝴蝶宴」,原來客人吃完大閘蟹,還能將蟹的大鉗子變成一隻蝴蝶回敬主人……套句姚任祥的話,《傳家》這套書內容之豐富,「絕對會被噎死!」而它也在2021年出版了英文版,行銷到全世界。
從小被媽媽形容為「花頭多的孩子」,姚任祥什麼都喜歡動手做,而且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試著加上一些什麼,讓儀式感更加強烈。「這套書有一半的成功是排版,是別人不會想到的排版,因為我要在一個雙開頁面,把一整個書法講完,把整個詩詞講完,很多人說我是瘋子,我也承認是有一點瘋狂就是了!」姚任祥謙虛地說,我不是專業作家,這些書的出版,完全是一廂情願,獨自摸索籌畫完成的,它不是我的夢想,但它是一件應該要做的事!所以,《傳家》官網上有一個「我錯了」單元,虛心開放校對指教,邀請四方讀者一起把屬於我們的文化傳承記錄得更盡善盡美。
記錄台北城風貌演變的《台北上河圖》
《台北上河圖》的上冊是一本沒有間斷的畫冊,記錄台北城近百年來的新聞事件;下冊是諸多作家撰寫他們記憶中的台北,搭配查訪到的新聞及老照片,重新繪製集結而成的書冊。
「《台北上河圖》的時間軸橫跨了幾百年,要謝謝對於土地非常有感情的插畫藝術家葉子,他比我本身更執著,才能一起完成這件事。」古有《清明上河圖》記錄北宋時代的繁華街景,美學大師蔣勳為這本書作序時表示,姚任祥所創作的《台北上河圖》則是描述數百萬人在一個時代共同締造的繁華。在綿延上百公尺不間斷的畫作裡,觀者角度隨著西方的船隻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進入台北,歷經清代、日本殖民時期,一步步走到我們現在熟悉的台北,姚任祥表示,她只是呈現自己記憶中的台北,並不企圖為歷史定調,希望每個曾經歷過台北變遷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
以情感傳遞家族記憶的散文集《家傳》
在世代交替變化的經歷中,姚任祥努力地宣揚與呵護美好家庭的價值。2023年,為了紀念《傳家》簡體版出版10周年,應出版社之邀,姚任祥將套書中跟個人感情有關的文章拿出來,重新編寫為純文字版的《家傳》,分為「味憶情趣訓」5個單元,談食物及家族的回憶、給先生及兒女的信件、鍾愛的手作、對孩子的談話等。不過,為了維持可以一手掌握的開本手,台灣的版本把「趣」這個單元拿掉了。
「書中有一篇寫了〈天上的婆婆〉,我採訪了大伯、小姑、姚仁喜、公公,用一個採訪者的角度,去寫出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一位偉大女性。」姚任祥認為,有一種傳承,始終牽動著家人的情感,每個人都有不同意父母親某些事情的時候,但如果可以試著用一個採訪者的角度產生客觀距離,這可以是你理解家人的一種辦法,她也希望每一個讀者,都能夠動手做一本自己的家傳、做一本家族的傳家,每個家一定要寫下自己的紀錄,在家人的心語中銘刻記憶,讓生命有無限制的延續。
▍姚任祥推薦書單:
◎姚任祥《家傳》
◎姚任祥《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姚任祥《台北上河圖 上下冊》
◎顧正秋《顧正秋·戲傳/自傳》
◎葛亮《燕食記》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近乎佛教徒》
▍《名人書房》姚任祥:我們跟其他物種不一樣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有閱讀吧
▍《名人書房》節目資訊
▸ 5/3起 每周五 22 : 00《名人書房》YouTube、 Yahoo TV、愛奇藝
▸ 5/4起 每周六 20:00 華視教育台(周日 20:00重播)
▸ 5/5起 每周日 11:00 東風衛視台
▸ 5/5起 每周日 22:00 人間衛視台(隔周六08:00、14:00 重播)
▍《名人書房》社群
▸ YT
▸ FB
▸ IG
▸ Podcast
▍重溫《名人書房》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第五季
特別篇
Text/Y.S
Photo/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