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設計咖啡館】Caffeine Club:把咖啡,做成一場風格共創的日常實驗
Foreword 咖啡館如同城市的名片,透過空間的語彙,書寫著不同時代的記憶。走訪咖啡館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只是對咖啡因的需求,更是在大城小巷中的居心之地。 台北的街角不乏咖啡香,但有些香氣,不只是一杯咖啡的事。坐落在當代藝術館旁的 Caffeine Club...
【李芝瑜專欄】盛夏藝場:威尼斯與台北的設計感官冒險
每年夏天,我們總在找一個理由走進展場,避開豔陽,在炎炎夏日裡也能好好旅行。今年暑假,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文化基地可說是群展齊發,各有驚喜。因此,本月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夏日藝術與設計的展覽之旅。 ...
【名人書房】劉克襄:以書寫行腳,在自然中閱讀世界
作家劉克襄,走過年少寫詩的叛逆青春,因賞鳥投身自然觀察,進而關注環境生態,走入報導文學的領域,創作題材豐富多元。從小站旅行、市場日常,到城市觀察與地理文史等,劉克襄在自然中書寫,也用雙腳閱讀台灣。 文青養成,從養鴿讀物到詩意青春...
【識冠德】搶搭萬大線!「冠德心禾匯」雙北移動核心新起點
隨著捷運萬大線即將通車,中和地區的轉型腳步正加速邁進。這個已然成熟、機能完整的生活圈,即將迎來新一波的增值效應。以捷運LG08中和高中站共構首發之姿推出的「冠德心禾匯」,不僅延續中和的生活優勢,更為這座城市注入嶄新的交通動能與未來想像。 ...
【設計師的旅行地圖】馮宇:旅行不只是遠方,而是把生活搬到別處
Foreword 旅行,是一場與世界的對話。而建築人與設計師,總在途中尋找線條與光影交織的靈感之所。與誰同行、因何啟程、在哪裡停留──每段旅程都是一頁設計的註腳。今年,我們拾起他們記憶中的風景,編織一份旅行清單。跟隨他們的眼睛,去感受一個地方如何靜靜說話,如何啟動心中的空間想像。...
【識冠德】2025冠德建築沙龍講座:建築的自然系──黃聲遠、曾志偉、郭恩愷
「建築意味著對環境的理解與尊重,並且通過建築賦予人們存在的立足點。」諾柏休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想法影響無數建築師,各世代的建築師也都透過不斷的創新與實踐,尋求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 ...
【跳島自由行】澎湖群島筆記:以橋為路,串島成詩
Foreword 跳島,指的是在島嶼之間來往旅行,具有很大的機動性,樂此不疲地把一座座島嶼收集到自己的旅遊地圖上。 在以多個小島組成的旅遊地,這是一種最能深度遊覽與盡興玩賞的方式。如果你也計畫往多島之地出發,不妨來規劃一次跳島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