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創辦的波隆那插畫大獎,被譽為「插畫界奧斯卡」,向來是全球童書及繪本的風向指標。台灣有多位本土插畫家,憑藉奇思妙想的創意及與眾不同的畫功,畫出對這塊土地的摯愛,屢獲波隆那插畫大獎認可,為台灣發光發熱,且遍覽自然、文化、飲食與享樂等等風光,帶領我們穿梭其間,一同看見閱讀中的台灣之美。

 

跨越百年時空的生態之旅:《捉迷藏》

書衣上鏤空的窗框𥚃,隱約可見底下的山林風貌,卻又看不清全貌,讓人忍不住想透過窗框細細窺看⋯⋯榮獲博客來「OKAPI書籍好設計獎」的《捉迷藏》,書名即點明主題,以簡單的巧思讓插畫家的圖畫發揮出最大的共鳴效應。

150多年前,熱愛生態調查的英國駐台領事斯文豪,被獸皮上雲朵般的塊狀花紋吸引,繪製一張栩栩如生的雲豹圖像,並以「臺灣雲豹(Leopardus brachyurus)」之名發表;一個世紀後,擁有尋找台灣雲豹夢想的青年姜博仁,從大武山區開始了一場他和雲豹之間的「捉迷藏」⋯⋯

這場跨越百年時空的捉迷藏,仍在繼續,珍貴的雲豹曾在台灣山林中生活,如今卻只剩下收藏於博物館中的標本。至今仍然典藏日本時代雲豹標本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邀請插畫家鄒駿昇描繪這個奇想與真實交織的故事,帶領讀者與斯文豪、姜博仁一同踏上追尋雲豹之路,並在路上看見台灣山林越來越深的憂愁。

鄒駿昇以充滿古典美感的筆觸,繪出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台灣山林場景,翻開書頁,每一頁都可以找到隱藏的動物身影,是書中最美麗的伏筆,其中一頁依稀可見雲豹隱身城市建築之後、化作山林翠巒之景,再呼應「疑似有人看見雲豹」的字句,把捉迷藏的樂趣提升至最高點。

而這場穿越百年時空的生態尋寶之旅,也讓《捉迷藏》在2022年獲得義大利「波隆那世界插畫大展獎」,並且推出台語版本《覕相揣》,文字全新排版加上台語朗讀QRcode,兩個版本都值得好好收藏,細細品味台灣山林及生態之美。

 

用在地風景感動國際的繪本:《Home

為了紀念齊柏林導演,插畫家林廉恩參考《看見台灣》紀錄片空拍視角、用拼貼的方式描繪美麗家鄉的台灣印象插畫,延伸出繪本《Home》的故事──紅色小鳥跟著爸爸的藍色小貨車,經過交流道和跨河大橋,越過叢叢樹林、藍藍海邊、畦畦稻田,從白天到黑夜,原來紅色小鳥的家就在貨車上,牠跟著車子飛,其實是要回家⋯⋯

故事最後,所有人都回到安心的地方,林廉恩以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紙材:廢紙、傳單、包裝紙、型錄、酷卡,拼接出一幅幅台灣日常街景與鄉間風景,那樸實中帶有生活感的地景,重現了台灣人心中共同的回憶,也傳達超越國界和文化差異的「家的意象」。用拼貼圖像化解隔閡,以在地風景訴說文化,帶著滿滿童心的《Home》一舉奪下「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台北書展大獎兒少類首獎」、「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等獎項的肯定,成為感動國際的台灣風景。

 

結合人文地景的地圖繪本:《台灣地圖》

用19張地圖串連出紙上環島旅行的《台灣地圖》,每個跨頁一個縣市,每個縣市都有一個行政區域圖,每張地圖都手繪出平原、盆地、山地等地形,並且標記重要景點、文化地標、歷史場景,一筆一筆繪出台灣人的童年記憶、生活風景、特色地景,重現於紙上。

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得主陳又凌,衝著「孩子們需要一本這樣的書認識自己的家鄉」而答應出版社的邀約,把文化風景注入地理知識之中,重要景點加乘台灣文化一次全覽,除了畫出各地特色之美,也繪出細膩的人文關懷,提供一種全新的視野來認識並探索台灣。

延伸之作《台灣地圖貼紙書》《台灣地圖立體書》,則用不同的媒材提供觀看台灣的方式和樂趣,或跟著地圖遊歷,或將地圖視為家鄉最美的一幅畫,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

陳又凌的另一本作品《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同樣以地圖的形式介紹台灣10座國家公園,利用圖像式閱讀的優勢,把地理觀念、自然環境、歷史文化景點等跨領域知識整合在一張圖畫中,描繪景點分布位置時,也將歷史起源、故事背景一起介紹,一看就能了解台灣的地形、自然、人文特色,讓對地理、生物、歷史各領域有興趣的讀者,都能領略並且守護這一方小島上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與生態。

 

一日之計在於晨:《台灣早餐地圖》

2023年曾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參展的《台灣早餐地圖》,收錄全台各地的美味早餐,以地圖標出台灣味,歡迎具有早餐魂的人來「視」吃!

翻開地圖,你會看到原來基隆人會吃吉古拉和咖哩炒麵當早餐,宜蘭人早餐就吃腐皮春菜捲和蒜味肉羹,高雄人吃骨髓湯和丹丹漢堡⋯⋯ 不管是旅行途中或是在地生活,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早餐。

作者百香果實際走訪各城市,透過在地人的介紹,用一張張精采的手繪早餐地圖,畫出多數人主觀記憶中的早餐風景,旁邊再點出地方特產和特色景點,用在地的美食串連文化,譜成一趟台灣早餐小旅行。

多元的美食文化,精采了日常生活,展現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朝氣和活力,讓這本繪本榮獲2021誠品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說服爸媽買」得主,這場按圖索驥的紙上之旅,讓讀者得已透過美食風貌,踏出了解台灣的第一步。

 

駛出歷史與傷痛:《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

《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封面上,一台墨黑的火車挾著濃濃黑煙,幾乎占據全部版面,作者黃一文以飽蘊衝擊力量的筆觸,描繪火車轟隆轟隆開進小島,挾著濃濃黑煙,劈開尋常市街,席捲整座小島,道出一段歷史的悲歌。

這本圖畫書除了入選2021年波隆納插畫展,也獲得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一屆「畫話:一座島的故事」人權繪本工作坊首獎,利用色彩的變化陳述事件的對照:在偉大的火車駛進小島前,畫面上是繽紛的色調和生命力;然而火車闖入小島之後,不明所以的威權把畫面染成黑藍色調,輾壓過人們的身體和生活,也輾碎了心靈和自由。

以火車隱喻威權政體,圖像敘事力道十足,騰空渡海而來,震響那段被噤聲的歷史,整本書裡沒有血腥畫面,但小島的命運卻令人揪心,這本以「人權」為主題的繪本,讓我們有機會和孩子一起理解歷史和傷痛,思考人權和自由的真諦。

 

同場加映
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 2024台北場
展覽日期│2024年6月29日(六)~9月22日
展覽時間│09:00~18:00(17:0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F西側 – 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Editor/施比比
Photo/許家華、聯經出版、玉山社

 

延伸閱讀:

【小書房】京都人的鄉愁 × 外地客的伴手禮

【看展覽】掌中乾坤!突破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偶戲敘事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