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邱文傑
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暨AxB建築工作室創辦人,曾以新竹東門城、921地震教育園區、壽山動物園、山屋.芝山等作品多次獲得台灣建築獎、遠東建築獎及AIA美國建築師協會國際設計獎等重要獎項,亦曾獲頒中華民國百年傑出建築師獎。

 

過去未能知曉的答案,總會在合適的時間以能明白的方式出現。「山屋.芝山」對於邱文傑而言,就是讓他寫下答案的作品。

 

建築構成哲學,誠懇面對材料本性

「我一直想詮釋台灣建築,又想要把它變國際。」邱文傑想得透徹,「世界上很多建築都是過眼雲煙,網紅建築很快就會過去,真正國際的、Local的、有味道的才會留下來,我是這樣相信的。」把自己的特色發揮到最強大,做到能與他者溝通,「如果沒有自己的底蘊,人家也不會欣賞。」

竣工於2020年的山屋,落成的時間正逢全世界因一場疫情陷入動盪不安的初期。在混沌未明的時刻,這棟幾乎就是一座巨大鐵皮屋的建築,在陽明山腳下迎著日光熠熠生輝。

↑來到士林芝山岩下,轉進至誠路小巷弄裡,「山屋.芝山」以剛中帶柔的姿態等待著每一位訪客。

山屋太不典型了。哪有如此精雕細琢的鐵皮屋呢?「都是態度問題。」邱文傑笑說,「也就是一片片焊起來的,Nothing special。」粗獷焊痕下的是9公分與90公分建擘的結構秩序,冷靜得像是一座太空艙,然而,野蠻生長的綠植恣意舒展著,與屋側流露著強迫症與控制欲的空調室外機管線形成鮮明對比。

↑金屬板輕鋼構的組合建築,是邱文傑梳理台灣建築脈絡後呈現的重要之作,獲獎無數。

有個故事,邱文傑每次導覽都會講一次。「為山屋拍定裝照時,怎麼拍都拍不到全景,總會拍到那根電線桿。」後來他看到臉書上有人說,最真實的建築就是跟環境在一起。「我覺得有道理!後來就直接對幹,把電線桿當前景,好好拍一張。」眼前這幅畫面,正是台灣巷弄文化的結晶。原本突兀的存在融為邱文傑設計的一部分,彷彿有幾絲違和,骨子裡卻和環境融合在一起,沉默而長久地共生著。

↑邱文傑笑著說,電線桿又如何,最真實的建築就是跟環境在一起,將原本突兀的存在融為設計之魂。

 

交錯不交融,間接共生為核心概念

「建築師要去抓一條平衡線,這牽涉到如何判斷你覺得的好,是不是社會可以接受的好。」有時自己的想法太棒了,但社會覺得你在亂搞,邱文傑笑說這種情形挺常見。「山屋好像超乎一般想像多一點點,但也不會太離譜吧?我期待是這樣。」然而,對於美學的堅持與追求完美的心,或多或少、或遲或早,總會被看到。

落成至今,山屋一直是網紅網美們的拍照熱點。哪一面壁後藏有柱子、從哪一角悄悄掀起的鋼板可以瞧見外處的聲息,那些理性的、感性的、經過自我辯證後反覆調整修改的……邱文傑悉心構築的無數細節,或許不是社群時代的亮點,他心中自有一套山屋的最佳使用手冊。

↑山屋外牆粗獷焊痕下的是9公分與90公分建擘的結構秩序,冷靜得像是一座太空艙。

如果邱文傑的工作室能進駐此處,山屋的1樓仍然會是咖啡屋。訪客可以點一杯飲料,沿著圓形階梯拾級而上,到屋頂飽覽外雙溪的風景。「經過2、3樓時,可以跟我工作室的人Say hello,我還可以順便展示作品。」聽起來很完美,但終究沒能成行。「像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是這樣,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也設計了一條穿越到屋頂的動線,但後來變成要管制、要收門票,跟公共性的概念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山屋1樓目前是「走馬啡」咖啡館,點杯飲料在露營風格的座椅上窩著,是消磨午後時光的好去處。

 

人與空間,介於封閉到開放的關係

數十年來,有些作品讓邱文傑充滿成就感。「怎麼會設計動物園呢?還兩座。我也沒想過。」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台灣原址現存最老的動物園,2019年重新開園,從殘破不堪到讓每種動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充分展現尊重生命的價值。

兩年的再生工程期間,改頭換面的不只是硬體設備,造訪此地的遊客們能夠感受到善待與保育動物的用心與實際作為,生命教育不再是宣導口號,而是動物的自在棲息。「新竹動物園的河馬樂樂,現在如果我喊牠還會過來打招呼呢!」但邱文傑也不諱言,動物獸舍的環境還是有不少鐵籠,未來有機會應該回頭去改造……

↑壽山動物園與新竹市立動物園的改造,讓人與動物的關係變得更靠近,是邱文傑充滿成就感的作品。

邱文傑擁有7座台灣建築獎獎盃,但他認為建築師能夠賴以為續的,是作品完成後與使用者的關係。「那個是靈魂啊!」與其拿了一堆獎,後來變成空房子、蚊子館又有何意義?當然是人們真正使用後開始活化、漸次擴大影響,「那才是我們願意走下去真正的原因。」

預計於2024年完工的高雄中正運動場改建工程,邱文傑以循環經濟工法原理,打掉的2/3看臺構造物後拔除鋼筋、搗成碎塊,回填再利用,形成自然的運動場域與路徑並引入其他公共設施,讓傳統的運動場館建築與生活機能共生且交會融合。「我期待它會有一點時代意義。」邱文傑仍持續嘗試中。

↑在高雄中正運動場改建工程,邱文傑嘗試了嶄新的循環經濟工法。(此圖為3D渲染圖)

 

以建築雙向連結,貼近理想的世界

對邱文傑來說,建築只是最後的結晶,由他的成長背景、喜好、教育、信念、視界等凝粹而成,或許前所未有,或許以當下的眼光看來有幾分異想天開,盡心做到最好就有機會往正確的方向推進。「建築的周圍有建築師關心的議題,但不是一直關心就能找到答案,真正的答案常常是在關心之外。」

他以美國殿堂級夫妻檔設計大師查理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與蕾‧伊姆斯(Ray Eames)為例,在物資匱乏的二次大戰後,他們的設計領域橫跨建築、攝影、繪畫、展覽、家具乃至於玩具。「他們的生命裡有很多東西、有很多關心,對於許多事充滿興趣,在不同的世界得到無數靈感與啟發。」在《An Eames Primer》(中譯《伊姆斯: 創作,到真實之路》)一書中,記錄了這對夫妻如何用創作讓世界更完整,「他們用夾板為傷兵做護具、也做玩具給小孩玩、用很廉價的輕鋼構蓋Social housing……我覺得很社會性,也很自然,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正如查理斯‧伊姆斯曾說:「一切終將有所連結。」邱文傑以建築與他所關心的諸多事物進行雙向連結,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開創與折衷之間,步步架構出充滿溫度與關懷的、更貼近理想的世界。

↑邱文傑以建築與他所關心的諸多事物進行雙向連結,試圖架構出更貼近理想的世界。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邱文傑

 

Text/林蔚秦
Photo/葉仁傑、AxB Architecture Studio x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

 

延伸閱讀:

【看人物】邱文傑:理性先行,再以感性自我挑戰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他們在這裡寫作,那些化為繆思的空間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