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積極推動城市美學運動。
2月的天氣總是變幻莫測,忽晴忽雨,讓人難以捉摸。年假剛過,日子似乎慢了下來,而近來的一些新聞更添幾分沉悶。然而,即便二月初的長假已遠去,月底仍有一個3日連休(2/28~3/2),4月亦將迎來清明假期(4/3~4/6)。不禁讓人開始盤算,是否該規劃一趟短程旅行,讓身心稍作舒展?因此,特別整理了兩條近距離的建築漫遊路線,供各位參考。
韓國首爾,建築與設計的交會點
不論因公或私,首爾始終是筆者頻繁造訪的城市。前陣子因 《 Tatler Home》 雜誌的邀約撰寫韓國建築旅行的文章,不禁再次思索──韓國首爾的魅力究竟何在?美食自不必說,然而,真正引人入勝著迷的,是這座城市對建築與設計的專注展現。
熟悉東京的人都知道,表參道不只是名牌街,更是一場當代建築的巡禮。而首爾的江南區清潭洞,也有著相似的氛圍,只是這裡的重點不止於購物,而是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的作品巡禮。

↑韓國首爾真正引人入勝著迷的,是這座城市對建築與設計的專注展現。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便是由 1988 年普立茲克獎得主、解構主義大師 Frank Gehry 設計的 Louis Vuitton 首爾旗艦店。這座少見的全透明玻璃建築,靈感來自韓國傳統東萊鶴舞(Dongnae Hakchum),隨著日夜變幻,展現截然不同的個性與視覺效果。另一座同樣不容錯過的建築,則是 1994 年普立茲克獎得主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操刀設計的 Dior 旗艦店,宛如訂製禮服般的線條與皺褶,使建築呈現絲綢般的優雅質感。
然而,相較於這條街上為人熟知的名品建築群,筆者更希望推薦前往在旁邊的松隱藝術中心(ST SongEun Building)。這座由瑞士建築師 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的三角形建築,於 2021 年 9 月開幕,簡約低調的外觀,讓人稍不留神便會錯過。室內設計極為精采,展覽內容更是引人入勝,且免費開放參觀。結束參訪後,還可順道探訪周邊的小店與美食。

↑松隱藝術中心為符合基地建築條件,採獨特的三角形空間,非一處商業的藝術基地。
狎鷗亭的建築小品:HAUS DOSAN
清潭洞的地標性建築令人驚豔,但若想尋找更具設計巧思的小品建築,狎鷗亭的HAUS DOSAN便是一個值得探訪的空間。

↑位於狎鷗亭羅德奧站的NUDAKE,結合了GENTLE MONSTER、TAMBURINS、NUDAKE等品牌。
建築由韓國本土建築事務所BCHO Architects設計,正面懸掛的「HAUS 0 10 10 10 1」,據說象徵量子力學中的「01」。主要樓層為光學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的展場,而4樓則為香氛品牌Tamburins在韓國的第二間旗艦店。

↑韓國著名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與Maison Margiela合作創作的巨型臉型雕塑。
Tamburins這層空間中,幾件藝術作品特別引人注目──韓裔加拿大籍藝術家Casper Kang以韓紙(Hanji)為媒材,運用解構手法創作壁畫;韓國藝術家Chulan Kwak結合數位工具與傳統工藝,設計出充滿韻律感的曲面結構;西班牙跨領域藝術家Mercedes Vicente則以扭曲螺旋狀織品營造出極具張力的視覺效果。一踏入此空間,便會不自覺被旋轉裝置吸引,幾乎忘了角落裡的主角──Tamburins 那氣味獨特的香氛。

↑靈感源於大自然的美妝保養品牌Tamburins,運用大量藝術品設計出簡約的購物空間。
看完建築與藝術,別忘了到地下1樓的Nudake Cafe韓國首間旗艦店,以「冥想的味覺」(Taste of Meditation)為主題,長桌上陳列的甜點模型,彷彿置身於「甜點藝術展」。這裡的蛋糕不僅美學感十足,還蘊含著對建築的致敬──如白色銳角三角形蛋糕,其幾何造型與色調令人聯想到紐約著名的 Flatiron Building。

↑Nudake每款甜品皆美學感十足,還蘊含著對建築的致敬──如白色銳角三角形蛋糕等。
當街景成為畫布,設計感十足的都市細節
若從HAUS DOSAN出發,右轉便是島山公園,以及毗鄰的Louis Vuitton名店,門口那由村上隆設計的微笑小花裝置藝術,色彩繽紛,極為吸睛。然而,比起購物,筆者更感興趣的是正對面的街上,AI智慧監控系統所打造的貓頭鷹造型違法停車監測裝置,為都市管理提供了科技與設計的巧妙融合。

↑(左)由村上隆設計的微笑小花裝置藝術;(右)AI系統所打造的貓頭鷹造型違法停車監測裝置。
若選擇另一條路線,映入眼簾的則是全黑三角形建築Felt Coffee,這家咖啡廳的設計充滿雕塑感,彷彿一件街頭藝術品。中庭懸掛著以鐵絲吊索支撐的巨型花盆,營造出懸浮半空的視覺錯覺,頗為趣味。雖然已關門無緣入內,單單欣賞其建築之美,已足夠讓人駐足片刻。

↑全黑的三角形建築Felt Coffee咖啡廳,建築外觀充滿雕塑感,彷彿一件街頭藝術品。
老屋新生,景福宮周邊的建築再生空間
景福宮附近,亦藏有兩棟別具風情的老屋新生之作。其中,Cafe Onion Anguk安國店是一處將韓屋轉化為麵包咖啡廳的經典案例。步入其中,黑色瓦片、木造梁柱與傳統地板等元素交織出古韻,而玻璃帷幕與金屬結構則賦予空間現代感。不論白晝或夜晚,都能感受歷史與當代設計的和諧共鳴。
來到這區,除了品嘗美味的麵包,亦可順道造訪名為「國賓館」的韓牛專賣店。這間隱身於巷弄間的老屋新生韓屋餐廳,僅提供牛肉料理,若想細細品味韓牛的不同部位,這裡是不錯的選擇。

↑韓國首爾的一大魅力,美食自不必說,咖啡廳、韓牛專賣店皆為筆者必訪的推薦。
這次建議的建築小旅行,不論是清潭洞的建築大師之作、狎鷗亭的設計空間,或是景福宮周邊的老屋新生案例,皆體現了首爾對建築、設計與生活美學的獨特詮釋。短短幾日,卻能領略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與建築語彙,這便是旅行最迷人的地方。
▍ 同場加映
2025大阪世博:建築與永續設計的對話
相信不用多做介紹,大阪世界博覽會就已經是自帶光環的建築空間,值得大家期待。 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會,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世界博覽會,55年後再次重返大版,2025大阪世界博覽會即將於4月13日在大阪夢洲人工島開幕,預計舉辦至10月13日,為時共6個月,超過150個國家會以「構建未來社會,想像明日生活」主題架設展區。
隨著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國展館的設計也成為矚目焦點。筆者最期待的幾個館,從波蘭館的回收建材立面、日本館的紙管與碳纖維結構,到瑞士館的輕量化充氣球體,每座展館都承載著對未來社會與環保建築的探索。值得關注的還有巴西館如何以霧氣模擬亞馬遜雨林、荷蘭館的海上再生月,以及藤本壯介設計的巨型木結構「大圓環」。這場建築與永續設計的對話,勢必為全球帶來新的靈感,身為建築迷的我們,絕對值得好好期待。 更詳細的內容,後續時間更靠近時會再延伸介紹,先提供各位參考一下,日韓兩座不同城市的建築參訪之旅,可以提早做安排。

↑(上)萬博紀念公園的太陽之塔。(圖片出處:太陽之塔官網);(下)2025世界博覽會吉祥物。(圖片出處:Expo2025 大阪・関西万博)
Text/李芝瑜
Photo/李芝瑜、太陽之塔官網、Expo2025 大阪・関西万博、Luke W. Choi、im_Chanaphat、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