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秋,又到品嘗鮮蚵的好時節。牡蠣俗稱蚵仔或是蠔,因為富含蛋白質與鐵、鋅等微量礦物質,加上濃郁獨特的海洋風味,成為全球主要的養殖貝類之一。

蚵鄉日常風情畫,生活的藝術

台灣屬於亞熱帶氣、海水溫暖,加上洋流交會帶來豐富有機質,造就了得天獨厚、適合牡蠣生長的環境。文獻記載,台灣早在荷蘭人統治時代就開始養殖牡蠣,而養蚵成為本島中西部重要漁業活動則是近200 年的事,目前蚵仔主要產區為台南七股、嘉義東石、雲林台西、彰化王功,澎湖、金門等離島也有牡蠣養殖。

↑蚵仔棚、淺灘、夕陽,構成台灣雲嘉南沿海獨有的蚵鄉風情畫。

「垂吊式」、「平掛式」和「浮棚式」是台灣目前常見的牡蠣養殖方式。若有機會走訪雲嘉南蚵鄉,即可見到用竹子當基柱,加上橫桿後平行或垂直吊掛蚵串的景觀,獨特風情令人印象深刻。

根據中央研究院調查報告,台灣已知的牡蠣共有6屬18種,目前國內養殖牡蠣均為葡萄牙牡蠣,屬於雙殼綱、牡蠣科、巨牡蠣屬,蚵仔雖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仍以農曆4~6月、9~11月的品質最為飽滿肥嫩。

↑現採的鮮蚵要用蚵鑽自殼頂或腹緣插入後取出,是相當吃人力的辛苦活兒。

個頭嬌小的鮮美,台灣人最懂

台灣小吃不乏以蚵仔為主角的經典,蚵嗲、蚵仔煎、蚵仔粥、蚵仔麵線等,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日常滋味。雖說攤家在配料、粉漿和醬料等作法上互相競豔、各擅勝場,但不變的主角永遠是新鮮、飽滿、肥嫩的鮮蚵,體驗各地蚵仔小吃在舌尖上的飲食光譜,不僅口腹獲得了撫慰,心靈更是滿足。

購買去殼袋裝的蚵仔,以包裝含水量低、袋中水分不混濁、蚵仔粒粒分明、呈灰白色光澤的為佳。若是購買帶殼鮮蚵,則挑選殼的厚度較厚者、蚵肉也相對較肥美。

↑蚵仔是百搭食材,鮮蚵烘蛋、蚵仔酥、蒜泥蚵仔等吃法多樣。

在家享用鮮蚵以「原味」為最高指導原則,蚵仔以鹽水或白蘿蔔泥洗去黏液和雜質後瀝乾,蘸少許地瓜粉(不蘸亦可)快速汆燙後,佐蒜蓉醬油品嘗,或汆燙後加入以薑絲、米酒、鹽和香油調味的滾湯中,均是簡單美味的吃法。

蚵仔也是百搭食材,汆燙後加入爆香的大蒜、黑豆豉、蒜苗丁輕炒成「蔭豉蚵」,或混合雞蛋、蔥花、韭菜或九層塔厚煎成「鮮蚵烘蛋」,吃法多樣,道道都能嘗出當季蚵仔的香軟口感與豐富韻味。

 

Text/邱俊智
Photo/邱俊智、張世平、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好食材】國產羊在地產銷 新鮮買安心吃

【好食材】「風」味十足!自然之力醞釀的食材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