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傳大學桃園校區,櫻花滿開的3月天,讓人感受春日降臨的喜悅。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積極推動城市美學運動。
這幾天走進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眼前滿開的櫻花,讓人有一種春天真正降臨的感覺。好不容易迎來回暖的天氣,享受片刻暖陽之後,腦海卻不禁浮現即將到來的4月細雨與梅雨季。但這個念頭才剛萌生,立刻提醒自己──應該用正向的心情,好好珍惜這美好的春光!
這次,想與大家分享幾座台灣近期完工的精采建築,或許能成為周末旅行的靈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空間的故事吧!
歷史的再生:花蓮山間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位於花東縱谷的林田山,曾是台灣四大林場之一。在日本統治時期,它被稱為「森坂 Morisaka」,意指森林茂密的坡地。過去,這裡的日常由鋸木機的轟鳴聲與鐵道運輸的節奏組成,林業鐵路車站、伐木工廠、宿舍、食堂與診所一應俱全,形成一座完整的小型社會。如今,林業保育署試圖讓這座不再生產木材的舊工業遺址轉型為開放式的林業文化園區,賦予它全新的生命,讓老空間回應當代需求。

↑花蓮鳳林鎮的老屋聚落,過往曾是台灣四大林場之一。(圖片出處: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在改造過程中,建築團隊巧妙地運用不同材質,使木材、金屬、石材與混凝土交錯並存,讓空間的肌理更加豐富。來自十彥建築師事務所的林彥穎與陳彥伶,既保留了場域的歷史溫度,也為空間帶來嶄新的層次。值得一提的是,這座作品榮獲2023年農業部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建築類佳作、美國IDA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與美國建築大師獎(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AMP)等國際大獎;並由陳彦伶在2024年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春季國際論壇發表。
這裡的修復不只是讓老屋煥然一新,過去的痕跡沒有被掩蓋,而是被刻意留下,甚至被轉化成空間的一部分。例如,舊木構件被回收,經由當地工匠與藝術家的巧手改造,成為場域專屬的家具;而冰店中庭的外牆,則保留了不同时期雨淋板的色彩,彷彿一張低調卻深刻的歷史年輪圖,細膩地記錄著聚落的變遷。

↑老房子置入新的材料與空間,創造出自然與人造環境的平衡點。(圖片出處: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這不只是一次對百年老屋的修復,更是地方記憶的延續。歷史聚落的價值,從來不只是建築本身,而是那些曾在這裡發生的故事。當光影穿梭於新舊交融的空間,人們會發現,這個地方不只是被保存下來,而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生活」著。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修復概念是新與舊的融合,榮獲多項獎項肯定。(圖片出處: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當美味與老屋新生相遇:「吃茶三千」的空中茶園
台中南屯區的一棟擁有40多年歷史的老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高端茶飲品牌「吃茶三千」的首間概念店。這空間不僅與老屋共存,更以山與樹為靈感,透過原木、清水模、紅磚的巧妙搭配,賦予建築新的靈魂,讓筆者深感空間的文化與美學,從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與建築的生命歷程緊密相連。

↑台中南屯區的老屋,搖身一變成為高端茶飲品牌「吃茶三千」首間概念店。(圖片出處:吃茶三千)
帶著一份「任性」的想法,這間茶館在屋頂打造了一座真正的空中茶園!來到頂樓,原生樹種環繞四周,茶香讓整座建築成為都市中的一片靜謐的沉浸式山居體驗,有趣的是,因為茶樹喜溼潤,相對溼度維持在75~80%最為適宜,為了滿足這些嚴苛的生長條件,環境被細緻地模擬成高山茶園的雲霧繚繞,使茶樹得以生長、茶葉風味更臻醇厚,感覺上這片空中茶園,也好像是一場對茶的實驗。
而說到美味,不得不提這裡的國王珍珠,每日以慢火熬煮 90 分鐘,展現獨特 45度角的 Q 彈口感,簡直是珍珠控的夢幻逸品,這並非廣告文,而是筆者的待訪珍珠奶茶口袋名單,期待感受美食的同時,能同步感受這棟老屋子的特色。

↑ 吃茶三千概念店屋頂茶園,營造出靜謐的沉浸式山居體驗。(圖片出處:吃茶三千)
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自然共生與有機幾何
相信許多熱愛建築的讀者,對於來自日本的「自然系建築師」平田晃久並不陌生,他以「自然共生」與「有機幾何」的設計理念聞名,作品展現對自然形態與都市環境的深刻觀察。先前在日本建築旅遊篇(延伸閱讀:初秋建築旅遊地圖:日本篇),曾分享過他在東京的代表作,這位師承伊東豊雄的建築師,累積了多項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界的重要人物。
平田晃久這次在忠泰美術館的展覽《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他對建築作為生態系統的思考,透過空間的纏繞與共存,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值得親自前往感受一番。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即日起~2025年3月30日(免費參觀)
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

↑如果對平田晃久的建築語彙感興趣,展覽展示其將建築作為生態系統的思考,值得一探。
春天的氣息,帶來無數的靈感與發現,從歷史聚落到未來建築,從茶香四溢的老屋到令人驚豔的美食,這些空間與味覺的體驗,都是生活的一部分。4月的細雨終將來臨,但在此之前,讓我們好好珍藏這個充滿暖陽與靈感的3月吧!
▍ 同場加映
幸福的美食選單:「Pastaio Noodle Café」的義式驚喜
令人期待的美食選單中,想特別推薦位於敦化北路的Pastaio Noodle Café。這間以生義大利麵餐廳著名的Pastaio開了一間Noodle Café,除了厚達 4 公分的極厚法式布雷吐司令人垂涎,私心更想推薦的是 「鐵板西西格直麵」──將自製的滷豬耳朵風乾一周,切丁酥炸搭配著白酒醋、蜂蜜、洋蔥、蒜碎,與義式直麵拌炒的混搭口味,尤其在最上面放了一顆太陽蛋,讓人忍不住想看到蛋汁流下來沾滿麵條的視覺感,配上這盤麵的酸甜口感,令人又想再訪;建議選擇坐在吧檯上,能看著大廚製作裝盤的過程,更有意思。

↑ Pastaio Noodle Café 的「鐵板西西格直麵」的酸甜口感,令人又想再訪。
Text/李芝瑜
Photo/李芝瑜、許棠詠、十彥建築師事務所、吃茶三千、忠泰美術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