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生活飲食作家韓良憶在〈遊走在世界的市場裡〉裡曾寫道:「我每到異鄉,抵達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當地人打聽市場在何處。我喜歡逛市場,特別是傳統市場。」市場,承載著豐厚庶民文化與溫暖人情,展現特有的地方風土與味覺記憶。近年來,台灣不少老市場面臨轉型,不約而同地整建翻新硬體與軟體,企圖重現往昔的繁華風景與新興的文化力。且讓我們前進全台各地市場細微處探索,逛逛蛻變後的老市場,發現不一樣的新樂趣。

 

1912年,打狗港第二期築港工程填出的海埔新生地,就是今日高雄鹽埕區,當時作為對外聯繫的重要口岸,迅速發展起來,繁榮一時,曾躍居為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1948年成立的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俗稱鹽一市場),即見證了百年鹽埕前半生的風華。

山形木構屋頂重現,引進光與風

二戰後興建的集合傳統市場,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現在看來多半昏暗且潮溼,鹽一市場也不例外,先前更有不少攤商出走甚至歇業。2021年初,高市政府經發局會同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陳啓仁等專家勘查天花板受潮坍塌的意外時,竟發現市場屋頂內隱藏著超過一甲子歷史的經典山形屋木構造,成為鹽一市場命運的轉捩點。

2022年,在高市府經發局主導之下,委由台灣設計研究院媒合,邀請浩建築師事務所重現木構造的基礎,並由一起設計重新規劃空間,鹽一市場在各方大刀闊斧修繕活化之下,軟硬體環境大幅升級。執行團隊藉由電腦軟體模擬,找出屋頂引入自然光最適合的角度,透過巧妙增設天窗並打開天花板,同時盡可能保留原始桁架與梁柱,細膩還原具歷史特色的木構屋頂以及挑高半樓仔建築形式。

走入現在的鹽一市場,可以感受到天光與微風,由屋架抽換廢木料所改造的燈具,重新打亮老城區的魅力;不鏽鋼板燈槽則收納著原先建築立面上的凌亂電線,別具設計感。此外,以早期市場攤檯的磨石子及老式白磁磚為空間定調,更規劃出可舉辦活動的公共空間,在復古情懷之中挖掘出活力樣貌的種種細節超用心,也因此在去年獲選《Shopping Design》舉辦的「台灣設計Best100年度建築空間規畫獎」。

青銀共市,原來市場可以這麼潮

所謂青銀共市,是指銀髮長輩和創業青年共同經營市場,藉此打破框架與界線,激發更多的可能性。作為青銀共市的示範場域,鹽一市場成功吸引不少類型多元的青年攤商進駐,成為來到港都鹽埕區好吃好玩的走逛景點。

在這裡,傳統的豬肉攤位和文青咖啡比鄰而居,可以同時吃到傳統鹹甜粿、手工饅頭或法式可麗露,或是下班到此來一杯生啤佐墨西哥捲餅或披薩,還有摩登又復古的創作商品及手作浪漫花束呼喚你帶它們回家……青年老闆帶來的年輕新奇能量,與在此屹立不搖的老攤們,共振出市場回春的最佳方式,讓位在大港之畔、走過70餘載的鹽一市場,再次復活成為常民生活場域,故事就此展開新的一頁,讓屬於生活的歌繼續傳唱下去。

 

Text/小島與松
Photo/林科呈、顏歸真、鹽埕第一公有市場

 

延伸閱讀:

【夯趨勢】露營車風潮,把家帶著去旅行

【做料理】五星經典家常菜:台式紅蟳米糕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