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讓城市儼然成為全球頂尖建築的實驗競技場,不過比起炫技,這塊土地上許多當代建築師更加著重融入環境、連結在地,對環境產生正向的「擾動」,建築不再是生態殺手,而是把人帶回自然的媒介,回歸共好本質,是為台灣新建築的另一觀點。
以書法元素為靈感打造的禪境
書法講求勁道,這種從線條點畫透出來的遒勁、有力感受,一如建築般,是欣賞的基礎。在桃園,2021年開館營運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不僅是台灣第一座書法主題的公營藝術館,更是建築師潘天壹以書法元素為靈感打造的禪意空間,還在今年獲得有「建築界奧斯卡獎」美稱的「全球卓越建設獎」(FIABCI World Prix d’Excellence Awards)金獎肯定。
近年來,台灣各地紛紛成立地方美術館,可說是第二波美術館潮流來臨。桃園美術館館長劉俊蘭表示,「這波趨勢的興起,可以盤點在地文化資源,也帶動地方藝術史的建構。」但相較其他地方,桃園美術館的結構特殊,是採一大館多小館的館群發展,為有機性的聯動,而橫山書法藝術館正是其一,以推動書法藝術為使命,致力打造亞洲書法藝術基地。
向自然借景內外空間相生相聯
耗時4年打造,坐落在素有千塘之鄉稱號的桃園,有鑒於當地書法藝術社群蓬勃發展的背景,建築師潘天壹企圖以建築回應書法藝術的主題,建構一片新的文化地景。在一望無際的埤塘水岸邊,他取引東方書法哲學中的禪境,把埤塘想像成墨池、公園基地呼應著硯臺;藝術館的5棟展示館,則融入五方篆印,形成離散式的微型聚落,更是與環境相生相聯的藝術場域。
同時,潘天壹也向自然借景,在建築體內創造很多間隙,為室內引入自然天光。內部以編織為結構概念,選用黃檜格柵編織而成的鏤空木屏風,表達東方藏書文化中「閤」的概念,伏留出可遊可居的環境展演,讓遊者移動軌跡如同流動的行墨,成為自然畫景中的一部分,帶動內外空間的串聯。
揮毫打造傳統與當代連結橋梁
有意思的是,就連入口淺丘處的植栽也特別選用狼尾草,隨風飄逸的尾端,意象可聯結到毛筆的筆毫,鋪陳出相連一氣的地景。至於院落之外的大片留白,潘天壹則是回應,因為書藝館的建築崇尚簡單,「想要讓建築回歸到簡單的意義: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留存了環境中不完美的樸拙,最終讓空間回歸寧靜的餘韻。」
說到底,石墨色的橫山書藝館是一座連結傳統與當代的橋梁,希望能打開不同受眾族群的框架,讓書法藝術能從台灣走向國際,探照出書藝現代性的價值,而建築亦能經過歲月的風化,極大化的豐富書法形式美,筆隨意變,予人更為立體的美學意境與詩意。
Text/Iain
Photo/桃園市立美術館(原間影像工作室攝影)
延伸閱讀:
【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寄寓認同於建築的永恆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