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橫山書法藝術館 伏流自然地景的詩意

【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橫山書法藝術館 伏流自然地景的詩意

科技的進步,讓城市儼然成為全球頂尖建築的實驗競技場,不過比起炫技,這塊土地上許多當代建築師更加著重融入環境、連結在地,對環境產生正向的「擾動」,建築不再是生態殺手,而是把人帶回自然的媒介,回歸共好本質,是為台灣新建築的另一觀點。  以書法元素為靈感打造的禪境...
【侘寂美學】從低限主義到侘寂美學建築(上)

【侘寂美學】從低限主義到侘寂美學建築(上)

反動抽象表現主義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藝術流派「Minimal Art」,為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入機械化的時代,人們對於設計藝術再次反省,主張刪減歷史風格或個人詮釋,回歸到純粹的美學認知或產品價值上,而這種思想首先在繪畫與雕塑流行,逐漸擴散至現代建築或設計等不同領域。 當極簡主義遇上建築,衍生出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尤其是包浩斯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識冠德】冠德集團推再生地景展 讓藝術與閱讀在城市綠地相遇

【識冠德】冠德集團推再生地景展 讓藝術與閱讀在城市綠地相遇

當再生材質、藝術和公益閱讀在城市綠地中相遇,會迸發出甚麼樣的火花呢?秋末冬初,冠德企業集團在KINDOM 363舉辦「再生.共舞地景藝術展」,邀請4位藝術家以綠地為畫布,打造一場以回收資材為素材的開放式展覽,透過友善的互動與對話,喚起對於環境保護與資源再生的討論。 與雙人雕塑共舞一曲美好 在KINDOM 363入口處迎接觀者的《圓舞曲》,為藝術家廖述乾的經典作品之一。在輕快樂聲中悠揚起舞的兩人,舉手投足有著相知相惜的默契,彷彿傳來自在愉悅的笑意。「我認為藝術品應該有更多的互動性與趣味性,而不是高高在上的。」...
【學建築】為城市撐起一把傘 最有溫度的設計

【學建築】為城市撐起一把傘 最有溫度的設計

木造建築在建築史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當代建築大師中亦有不少是木頭的擁戴者。來自德國的建築師于爾根.邁耶.赫爾曼(Jürgen Mayer-Hermann),他於西班牙打造的「都市陽傘」(Metropol Parasol)木造建築宛如現代藝術,激發出木頭結構的無限可能,將木建築詮釋出不同以往的新定義。 探索建築技術與藝術的共存 曾多次獲得國際建築大獎肯定的建築師邁耶,曾就讀於斯圖加特大學、庫珀聯合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他在1996年於柏林成立事務所,之後更與安德烈‧桑特(Andre Santer)、漢斯‧施奈德(Hans...
【學建築】建築詩作:阿爾巴羅‧西薩的美學起點

【學建築】建築詩作:阿爾巴羅‧西薩的美學起點

建築與自然如何共生?關於這個建築界的永恆課題,葡萄牙籍建築大師阿爾巴羅.西薩(Alvaro Siza Vieira)以畢生之作做出極佳詮釋,他於1992年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肯定,並在2012年摘下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西薩以其極簡優雅的建築語彙與地形緊密地連結,加上對地方、人文與歷史的尊重,其作品不受時代潮流的影響,始終散發著一種宏偉的生命力,深受全球建築人讚譽。 嵌入地景的無框張力 1933年出生,西薩在葡萄牙西北部海港波爾圖(Opato)附近成長,在高等藝術學院研習建築,爾後與他的導師Ferna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