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陳冠華
美國奧勒岡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兼所長,曾任教於實踐大學大學空間設計系與建築系,研究領域為建築設計、建築理論與建築史,並持續進行建築與室內設計。「花東海岸小住宅」是主要的建築代表作品,並著有《逐海而居:陳冠華花東海岸小住宅設計》與《走進內壢裡:以合作取代介入的社區藝術行動》(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等。
1993年起,陳冠華開始與大直設計團隊於花蓮、台東境內的沿海地區,陸續完成10餘件個人住宅設計。每接一個住宅案子,他就會親自到當地住上一陣子,且選擇的方式是搭棚露營,藉由實地融入並親身感受,進而設計出呼應當地環境的作品,每件個案平均都要花上約兩年時間。
尊重土地及在地生活的人們
頻繁往來花東海岸,逐漸對這裡的人文環境有初步理解,一方面也對那些在聚落中密度驚人的教堂,產生深刻的印象與好奇心。這個契機開啟了陳冠華對於花東海岸小教堂的多年研究,每年寒暑假帶領學生實地測量、繪圖以及與當地居民訪談交流,以每個禮拜2~3間教堂的速度,前後花了5年時間,建立起約50間教堂的資料庫,最後集結成著作。
「我每個月至少去花東一次,多的話3、4次,每年夏天也一定會去露營。」一講起花東,陳冠華的眼神充滿光采,彷彿回到第二個家一樣自在,他笑說這是給自己規定的功課。
陳冠華表示,之所以會撰寫《花東海岸小教堂測繪紀實》,多少帶著些許「贖罪」的心情!「不管是我或建案主人,對於這片土地與居民來說都是外來者,總擔心對於原本的生活方式有所冒犯。」於是,陳冠華選擇把因著世事或環境變遷的小教堂故事,透過觀察記錄下來,作為尊重自然與土地的一種回饋。
混凝土是能吸收時間的建材
「在環境中展現理解態度,是對自然最大的善意。」陳冠華說,混凝土被多數人認為是對環境不友善的材質,然而他卻在花東海岸橋墩看到一些用混凝土補強之處,日積月累後與岸石融為一體,幾乎分辨不出是混凝土還是石頭;甚至混凝土防波堤歷經歲月淘洗,表層長出青苔、海中生物也來棲息。「混凝土是一種能吸收時間的材料,經過歲月的粹鍊會慢慢融入自然。」
陳冠華坦言,在使用混凝土之前確實做了很多考量,在尋找建築材料時,除了鋼構、木造,心中也曾出現過因安藤忠雄聞名的極簡清水模,但立刻就打消念頭,除了價格昂貴,這種精細的木模製造工藝失敗率高,且必須配合特殊的工法來施作,也考慮到台灣目前營造技術很難達到統一的細緻標準。而混凝土引進台灣的時間大約在半世紀之前,但很快就成為大樓或住宅普遍使用的材料,原因在於價格便宜且施工容易,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最常民性的建築材料。
與自然共生共好的建築哲學
在記錄花東海岸小教堂時,陳冠華也發現,原本木造教堂多因不堪風吹雨打而逐漸改為混凝土,才終於擺脫年年修復的輪迴。「不管任何一種建材,都應該要能表達時間存在的歷史感!」陳冠華說,台灣不少建築物落成沒幾年就顯得殘破,那是因為材質無法與時間共存之故。
2019年以舊穀倉改造的「池上穀倉藝術館」作品,陳冠華花了長達1年時間現場體驗,大刀闊斧將原本老房的瓦屋頂改成可對抗17級風的鐵皮結構,以防冬季時節從花東縱谷灌入的強風,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此回歸本質的細膩觀察,是陳冠華一貫忠於在地的建築風格。(延伸閱讀:穀倉藝術館 老屋再生啟示錄)
學習面對自然、對自身有所反省,是陳冠華多年來往返花東的深刻體悟。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陳冠華
Text/陳秀麗、DeerMe
Photo/葉仁傑、吳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