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東池上,沿著火車鐵道前行,就能看見池上穀倉藝術館佇立在黃金稻浪之中,那神采奕奕的樣子令人難以聯想,它的前身是一棟容貌滄桑的60年老穀倉。

在當地企業多力米公司、台灣好基金會以及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陳冠華的聯手之下,老穀倉轉型成為地方藝術館,精神糧食替代五穀成了新的內容物,重新用不同角度與常民生活緊密相連,成為老屋節能減碳再生的新示範。

永續設計不是數據說了算

 主持設計的陳冠華指出,要把穀倉轉型成美術館,一方面想維持自然採光,一方面又要顧及藝術品保存,或是觀賞者的舒適性,這當中的設計是一連串的權衡。

「光靠數據上的研究來面對地方是不夠的,現場真實體驗才是關鍵。」在完成溫度、風向、日照等基本田野調查之後,建築團隊並不急著動手設計,反倒是花了長達1年時間訪談居民、辦活動,邀集大家共同來體驗空間,藉此理解大家對於這個地方的期望。

為了使建築可以適應炎熱夏季氣候,陳冠華把屋頂往上抬高30公分,增加了隔熱與隔音層,配合上排氣窗以及走廊整排可打開的門,幫助建築在夏季排放熱氣,大大降低了冷氣耗能。此外,光線可透過架高屋頂的側邊窗折射進入,再利用百葉產生漫射效果,大幅減少燈光的使用。

修改不良設計的必要之「拆」

很多人參觀池上穀倉,第一眼感覺是「看到的舊東西很少」,但其實建築的牆壁與開口都是原本舊材料,只有內部為了展覽統一標準背景,加了一道白色板牆。

「當你真實地去深入了解這個房子,就很難輕率地出手,比較容易保持謙虛態度去面對土地與文化。」陳冠華說,這棟1958年興建的老穀倉,結構混合了混凝土與木構造,在勘查之後大家決定「不保留」原本的屋頂,這是許多人會覺得驚訝的地方。

在一般的認知裡,「不拆掉重建」似乎比較符合永續建築的觀點,為何決定大刀闊斧重建屋頂?陳冠華表示:「東海岸的風災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們決定將原本的瓦屋頂改成質料輕、結構負荷小、可對抗17級風的鐵皮結構,以防冬季時節從花東縱谷灌入的強風。」

站在生活者立場的體貼思考

針對老建築保留的增減問題,陳冠華進一步提出不同觀點:「鋼筋混凝土是戰後才進來台灣,但沒多久卻成為主流,這是早期日本人來台灣蓋了許多木屋,久了發現這種建築無法適應台灣氣候與蟲蛀問題,而磚構造也會因為被水侵蝕失去黏著牢固性,這都是後期流行起鋼筋混凝土的原因。」

陳冠華指出,人們在做選擇的背後必定有其原因。「當下常見的長條街屋有很多不合理的設計,致使房子畸形膨脹,其實加蓋或延伸的起因,常常是很多的不方便造成。」倘若建築師在設計之初,使用材料與設計的每一個動作,都能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更仔細地考慮,或許就不會造成二度增建所的材料浪費問題。

在現階段,陳冠華認為老屋翻修也是永續建築的重要課題,「如果我們可以說服屋主,用合理價格整理老屋,而且可以使它比新買的更舒服,減少拆掉重蓋這件事,必然對環境有很大幫助。」

 

Text/FunnyLi
Photo/大直設計

 

延伸閱讀:【學建築】迎接光與風進駐的森林木盒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