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曾志偉

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創辦人與設計總監,多年來深究自然建築,希望藉由建築空間,在人和自然中創造連結,藉由人為構造體及地貌因素,將建築空間轉化成為自然與人之間的一種空間介質,回溯居住原始初衷。2008年在峇里島烏布成立生態建築實驗室,探索另一種新的生活實驗活動可能性,並試著打開所有的感觀,用視覺、聲音、氣味、味覺來接觸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宇宙,溫馨、寧靜、自在、愉悅並充滿能量。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提出的策展命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由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團隊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及草字頭國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回應,今年5月克服萬難前往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的《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展覽,以多面向探討人與自然互動下的建築思維與視野。

自然洋行一直以來的建築概念,即著重人與環境的共存,建構如何和建築以外的事物和諧運作,而非創作一個人與自然或環境隔絕的空間,也正因為這樣的思考,主理人曾志偉持續磨練與堅信著:向自然學習的建築理念。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郊遊》展出作品之一的「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呼籲人類正視內在的原始感知,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發的先決條件。

以時間來衡量環境成本

談到自然建築所用的材料,曾志偉認為「自然的材料」並非光就材質面來判斷,而是綜觀整體來思考。「時間是判斷的基準點。」他說,「依照設定的使用年限,進一步去推論建築的規模、使用的材料、建造的方式,找到對土地傷害最低的方法,那才是自然建築的真諦。」

自然建築應有一定壽命,曾志偉如此表示,許多人以為建築應是長長久久,為了迎合期待而興建的建築,卻是將建築推往巨大(或更加巨大)的道路。當建築設計高度複雜化,營造技術也不得不高度仰賴機械設備,儘管使用了自然環保的材料,但運送與建造所產生的碳足跡,難道不是自然所付出的成本?

↑自然洋行改造老公寓設計的「蟲洞住宅」,大量使用水庫淤泥回收生產的環保建材,以簡潔設計手法營造出人造洞穴。

廣義思考何謂環保材質,木地板看似環保,但倘若製作過程必須清除一部分森林才行,那使用這樣的材料是否真的環保就值得商榷。倘若能善用回收與再製手法,將木屑、竹子、碎石、水庫淤泥等重新壓製成建材,或是將廢紙、廢鐵、拆船零件等變成室內裝修材,賦予材料二度生命,或許還比起使用天然素材,更加符合環保精神。

在曾志偉的想法裡,所謂自然的建築,應是連建造行為都要很自然。「古早年代的村莊,房子是由全村人共同搭建,依照所需要的規模、就地所能取得的材料,以及人力所能負荷的技術,一點一滴構築出來。這樣的建築不會加入太多的設計面向,但每一個部位卻都是恰到好處。」

↑曾志偉為薰衣草森林新社店所設計的「初衷小屋」,在盡可能最少直接接觸的狀態之下,以最低的技術方法搭建。

里山是自然建築的趨勢

當建築與村落、產業之間形成集體的鏈結,空間與人文活動、地形地貌的對應,也會相對更加適切。以「少少」為例,這個空間的設計之初,並非從人的使用行為去想像,而是以地勢、山壁、樹木所圍繞的空間,建造出可容納人的場域。「自然給你多少空間,你就有多少空間可以使用。」

在自然洋行設計團隊的作品中,除了隱匿在陽明山裡的「少少」以外,像是「熊空山茶環境」與「科學番茄園綜合農物室」等案,也可見曾志偉將農業設施應用於建築的手法。例如,「熊空山茶環境」將「排水板」用於建築外牆,材料本身具有遮擋陽光的功能,同時有利於植物攀爬生長,並且為符合環保的回收再生材。在「科學番茄園綜合農物室」當中,則是以挑高兩層樓的溫室,加上銀色針織網覆蓋,利用材料反射性克服聚熱問題,使溫室可有舒適環境條件,讓1樓的農事活動與2樓的人類活動可以並存。

↑在「科學番茄園綜合農物室」作品裡,可見曾志偉將農業設施應用於建築的手法。

曾志偉認為,介於都市與山脈中間的里山地帶,是自然建築發展靠攏的趨勢之地,而里山又常是農林牧業的重要據地,因此農業設施被廣泛利用,也成為一種特殊的當地材料。「農業設施具有系統化、快速組裝等特色之外,它同時也是可拆卸再利用的材料,其輕量化結構有利於運送與建構,對於土地造成的負擔更是相對地低,而這樣的建築除了用於培育植物之外,是否也可以成為一種居住的方法?」這或許就是自然洋行設計團隊所自我面對所提出的生命課題。

↑「少少」是一棟類建築的農業設施,以錏管結構外覆黑網所形成的溫室,利用材料克服種種問題,保有舒適環境條件。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曾志偉

 

Text/FunnyLi、DeerMe
Photo/葉仁傑、國立臺灣美術館、自然洋行設計團隊

 

延伸閱讀:

【看人物】曾志偉:建築一種人與自然的通道

【看人物】陳惠雯、黎旭瀛:幸福,在生活的每個瞬間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