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5 月 14, 2021 | 看人物
Profile 詹鳳春 台灣第一位在日本取得樹木醫執照的女性,既是奔波在山林與城市間為樹木竭盡心力的良醫,也是在大學講堂傳講授樹木醫學的大學教授。在逐季逐歲的光陰流轉中,時間觀逐漸與壽命可達數十甚至千百年的樹木同步,進而悟得了順應自然的生命智慧。 與樹木的約定,初心始終不變...
by editor | 5 月 6, 2021 | 樂
為了追求健康,近來自然農法成為顯學,配合著氣候節令的耕作者因地制宜,讓一切農事物回歸自然與根本。自然農法也有所謂流派,在各門各系當中,目前台灣最普遍的有起源於澳州的樸門農藝,來自泰國的KKF自然農法,以及由日本傳來的MOA自然農法與秀明農法。 樸門:農作變成一種生活態度...
by editor | 4 月 29, 2021 | 識冠德
與台北市隔溪相望的新北市新店區,環山抱水、人文薈萃,自明清以來即為大台北地區的重要聚落,如今更是台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隨著各項人口與交通、居住機能漸趨飽和,百年大鎮也欣迎以全新風貌點亮新生活的時刻,由冠德建設與新北市政府協力擘劃的「新店行政生活園區」的落成,正以全台首例公辦都更的成功案例,具體實現了都市再造的嶄新典範。 全台首例公辦都更的高指標...
by editor | 4 月 20, 2021 | 愛閱讀
過去10餘年,被視為新一代自然寫作及旅行文學的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致力以充滿畫面想像又抒情的文學筆調,書寫地景與人類心靈之間的關係,如高山,如在各種地形裡的各類徑道。這一回,他花了6年時間,反向而行,潛入地底,在黑暗中重新感受與省思人類慣常思考的模式,最終寫就《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深度時間,是地下世界的年表...
by editor | 4 月 16, 2021 | 樂
我們的老祖先如何種植呢?沒有化學肥料,就用水肥、廚餘發酵做成的有機肥澆灌;沒有除草劑,就與草共存或人工除草。自然農法並不是一項新發明,而是讓我們回到過去農藥與化肥還沒發明之前,敬天法自然的耕種方式。舊時的智慧,提供現代人返樸歸真的一絲線索,再加入新的詮釋,成就了目前蓬勃發展的自然農法。 稻鴨合作:實踐千年的農業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