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小家電維修所
有一群人,經常放棄周末休息時光,走訪台灣各縣市或鄉鎮,免費維修人們家中生病的電風扇、電鍋、吹風機等等。他們是「小家電維修所」,由自稱院長、主治醫生與護理長的王奕仁、黃子晏與黃子芸共同組成,3個人在正職工作之餘,只要有場地、有需求,便會帶著工具箱與志工們一同走入社區進行公益維修活動,推廣以維修代替購買的惜物精神。
同為台科大社會服務社團的王奕仁和黃子晏,大學時因參加維修隊,有到偏鄉、部落中進行公益維修小家電的經驗。畢業後幾年各奔東西,卻在因緣際會下接到朋友邀約,希望他們到「南機拌飯」空間進行維修活動,活絡萬華在地社區與拉近里鄰關係。身為黃子晏的雙胞胎妹妹黃子芸也一同加入幫忙,未料3人一做下去,從2016年至今轉眼7年。
給小家電一個重生機會
「來維修小家電的人們,今天修完就會去跟他的鄰居說、朋友說。我們現在是安排當月一開始就先讓民眾報名,萬華地區通常每次都是秒殺,5分鐘內就會報名完畢,維修這塊還是很有需求的。」黃子晏笑著形容,人家是以筆會友,他們則是以維修帶友,維修的過程中經常會認識同樣喜愛動手做的人。再者,大家一起把故障的小家電修理完成相當具有成就感,維修活動的氣氛經常是很熱鬧的。
「我們畢業好一陣子之後,才開始做這件事情。」2020年,「南機拌飯」結束運行後,周邊的萬華「一碼村」籌辦單位看到了維修服務的需求與優點,邀請小家電維修所持續參與。現在,萬華一碼村彷彿成為小家電維修所的老家,他們每年有一半的時間會在這裡舉辦常態性的維修活動,另外的時間則是到處跑,已走訪全台過半的縣市,2023年初夏,他們才剛剛結束馬祖5個島的馬拉松維修活動。
那些小家電與人的故事
物品使用久了,人們有時會寄託情感於其中;或者從一開始,這東西就是與身邊親友的重要連結,自然沒有丟掉的理由,更捨不得它是壞的。
黃子芸說起,曾經遇過一位小姐,無論去哪個國家都要帶著同一支吹風機,千拜託萬拜託地希望他們能修好它;也曾遇過一個阿嬤,捨不得送給孫女的電子琴玩具變成無聲垃圾,即使孫女已經長大離家仍希望能將其修好,當玩具再次發出「登登登」的聲響,阿嬤感動的表情難以言喻。
「我們都會形容它(小家電)是生病的家人或朋友。如果你家人生病了,你一定不會說『我不想救你』,而是帶他去看醫生。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想辦法試試看?而不是直接丟掉。」黃子晏認真地說道。
「有的東西,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恢復功能,大家都這樣做的話,就少很多垃圾。」王奕仁舉例,一位民眾帶來的電鍋其實只是電線壞了,換條線就能正常使用。根據過去的維修經驗,約3~4成的小家電經過清潔、上油就能再次運作,並非真的壞掉。
王奕仁說,修理小家電的技能需要慢慢學習累積,自己也是大學時跟著學長學習才較有經驗。目前團隊整體維修率大約是7成左右,他們都會在報名時就提醒民眾「會嘗試盡力修修看」,維修時若看到問題也會事先告知可能狀況;若真的修不好,有些人會將東西留下。「那我們就會把它剩下來的零件,拆給其他人使用。」
秉持著公益服務、宣導循環經濟理念,小家電維修所不收費,僅在維修過程中需更換需另行採購的新零件時,才會收取材料費;倘若遇到仍在保固期間的家電,則會請民眾盡量去找原廠檢修。
「我們在修理時,有的人會說他自己也想要研究,就開始修,當下次他也有來,換他幫別人修,久了之後就越來越多人。」黃子芸表示,小家電維修所沒有刻意招募志工,自發性參與民眾卻日漸增加,目前志工至少20人,從國一生到退休人士都有。「因為是正職以外的工作,並沒有硬性規定大家每個月要來,就是公告活動後,有空的話再來。」在維修活動現場,無論是他們3位發起人、志工、前來的民眾,遇到難以修繕的物品,經常會共同交流尋求解方。
從宣導惜物到結識夥伴,每一場小家電維修所的活動除了凝聚情感,更是匯聚修繕知識。家電廠商不可能開課教學修繕,校園環境或民間也沒有類似課程,小家電維修所只好自己來,將多年來團隊的修繕經驗,整理成清楚易懂的線上圖文解說,先前已和「城市修理站」合作完成「電鍋維修指南」,下一個即將推出電風扇。
全台大串聯的維修運動
「每到一處,就是希望當地人來跟著一起修之後 他們也自行成立維修社團,因為不可能說我們在這邊,人家從高雄送東西來這邊修,這是不合理的。」王奕仁提及,團隊希望能盡快走完全台,盡力推廣各縣市在地維修社團的建立。
「因為這塊沒有一個教科書告訴大家,你維修要怎麼做、團隊要怎麼經營?其實,起步沒有那麼難,只要讓他們知道怎麼去做。」黃子芸補充,送修、檢修、做登記等維修步驟,只要參加過就有概念。目前,彰化和新竹兩地已有人們跟進,開始自行舉辦維修活動。
「很多人講回收嘛!但其實回收比維修繞的圈圈更大,因為回收要把機器拆掉、去工廠、再製造、再販售。但維修是直接修好就能用了。循環愈小,愈節省資源。」王奕仁強調,相較於回收,維修是更為環保的。
今年10月中旬,小家電維修所進一步發起「國際維修日:全台大串聯」活動,在台北、苗栗、新竹、彰化、台南、台東和高雄皆有現場維修活動或講座,期許串連台灣在地的維修能量,提倡以維修代替拋棄,一起許小家電重生的機會。
Text/朱翊瑄
Photo/葉仁傑、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