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最好的作品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理人甘銘源,多年持續耕耘城鄉環境,關注公共建築議題,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並大量使用自然材料,近年來多番嘗試以台灣盛產的「竹」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努力在探索竹材耐候以及接頭工法的問題,這樣長期的耕耘,期許自己能修補土地紋理,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在二次戰前,竹器物曾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外銷品,用來蓋竹屋、編竹籃、製竹桌椅等,廣泛應用於生活的食衣住行。在社會發展變遷下,生活型態不同以及新材料取而代之,竹產業在短時間內從式微到消失而遠離現代生活,直至永續低碳的議題再起,可快速再生的竹子受到關注,在建築圈內開始倡議「以竹代木」的新建材運動,而不少來自各領域的設計師、藝術家、工藝師等,也開始以竹為媒材啟發創作,探索竹的各種可能性。

 

打開空間想像的新式竹屋

來到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位在雲林斗六崙峰里舊糖廠的「營造廠」,一條條青竹堆成的小丘山在斑斑灑落的陽光下自然乾燥定型,絲毫沒有現代鋼筋水泥的冷硬,散發出天生天養的溫潤感,從氣味到色澤都很招人迷戀。

↑主持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甘銘源,是台灣研究竹建築的第一把交椅。

主持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甘銘源,是台灣研究竹建築的第一把交椅。自2013年在雲林農業博覽會上以孟宗竹為建材,興建當時台灣最大跨距的竹構造(14公尺)開始,他便持續研究新型態的竹建築工法,從開發V型接頭到鋼管接頭外套、螺桿鎖固模組等,摸索出一條適合應用於現代建築的竹路。

↑甘銘源所設計的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作為焦點的竹桁架結構,是結構的同時也充滿藝術張力。

甘銘源把竹子想像成為鋼管,發揮竹子單向纖維的強韌特質,蓋出令人讚嘆的大跨距建築,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直徑達24公尺的竹薄殼屋頂、傾斜半月型的大湳森林公園弦竹亭,竹子既為建築骨幹,但那竹皮的天然色澤美麗,建造完成無需後續的「西阿給」(台語裝飾之意),可以減少裝修步驟所用的批土、油漆等材料,達到「裡外」雙減碳的效果。

↑弦竹亭位於大湳森林公園核心,選擇最小碳足跡的桃園復興桂竹作為主建材,推廣永續建材理念。

 

注入設計思維的現代竹器

傳統竹材廣泛應用於居家生活,來到南投竹山的專業加工區,仍可見運轉中的老機器正將竹子切削成加工材料,用於生產竹筷、竹籤、香腳、存錢筒等,而竹器店內也可見販售各種提籃、畚箕、火龍、食盒等產品,此外,南投竹山台西客運老車站內的「竹青庭人文空間」也嘗試用亂編技法裝修室內,創造出極具風格的餐飲空間,獨樹一格。

↑南投竹山的「竹青庭人文空間」,運用竹子素材佐以亂編技法,創造出獨樹一格的餐飲空間。

近來,傳統竹編技法又結合設計思維,轉化爲新型態的竹生活器物,如:「筑子」的擴香枝、「Gudee好迪家居」的竹框收納籃等。立地於南投的設計師范承宗,多年前因為竹子的啟發,逐漸走入藝術創作領域,他以原住民傳統捕魚工具為靈感創作的《魚筌》系列作,展現出驚人的地景藝術效果,賦予竹子嶄新面貌,也使得竹的應用領域更加寬廣,更加超乎想像。

↑范承宗以原住民傳統捕魚工具為靈感創作的《魚筌》系列作,賦予竹子嶄新面貌。

 

Text/FunnyLi
Photo/FunnyLi、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誠品生活

 

延伸閱讀:

【學設計】生活的無盡想像,譜寫田園生活小舞曲

【學建築】讓建築成為服務在地的精神場所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