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內的原子炭工廠,為十彥建築師事務所於2022年古蹟修復再利用的作品。

Profile 林彥穎、陳彥伶
2014年合流成立十彥建築師事務所,曾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同班同學的兩人,分別在國內外建築與都市空間領域持續探索,在不同的道路上養成各自的觀點,以多元文化的背景與廣闊視野,在各種新舊建築與空間中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近期作品包括新竹市大坪頂納骨塔、淡江教會文教中心、基隆消防暖暖分隊、板橋新埔國小等。

 

大三時,林彥穎和同學們第一次前往日本,踏上瞻仰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作品的旅途。「我們就是一群鄉巴佬,一切都好震撼,看到清水混凝土還去舔它。」年少情懷、滿腔熱血,但離學有所成還很遙遠的建築系學生們,在學時期,恰巧趕上了台灣出版社開始陸續推出安藤忠雄創作與論述的時點。

 

建築師的自我認知,來自於對文化及土地的熱情

「那成為我年輕時的精神導引,從外在的崇拜與追尋回到內在的自我欣賞與提升,讓我覺得建築師這份工作,不是來自於有沒有執照,而是種自我對於文化或土地的認知或熱情。」《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一書,至今仍是林彥穎持續探索建築之路的指向與省思。

然而,建築師的養成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勢必得將上下而求索。大學畢業後,林彥穎留在台灣的設計領域努力,取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所碩士學位。在日本長大的陳彥伶,則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攻讀碩士,之後的職涯多在紐約與北京發展,不同的專業環境形塑了兩人相異的養成之路。

從建築師事務所到開發商、投資方,陳彥伶曾立足於產業的最頂端看盡人間冷暖,也深知以往執著於空間創造的夥伴,在建築面向更加廣闊的現在正逐漸減少中,「但是真實創作的喜悅,是金錢與數字無法取代的。」所謂真愛是也,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慶幸的是,兩人的建築魂始終不滅。

↑林彥穎(右)與陳彥伶(左)為大學同窗,畢業後不同的專業環境形塑了兩人相異的養成之路。

 

見證人生每一刻的建築,積累起通往內在的道路

養成一位建築師最有效且必然的途徑,絕對是在工地裡灰頭土臉地面對現實。「當初在Steven Holl Architects參與北京當代MOMA (Beijing Linked Hybrid)的案子,當橋升起來、放上去、結構完成的時候,我第一次在工地裡流淚。」從設計伊始到興建過程中的諸多堅持與細節,那一刻的陳彥伶有所了悟。

↑陳彥伶提到近期還回去看了曾參與設計的北京當代MOMA,這個案子是她建築生涯的一大轉折點。

林彥穎印象最為深刻的建築,則是遠在德國的田園教堂(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當時為了淡江教會文教中心的設計,與合作團隊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的建築師林友寒一起拜訪歐洲的教堂。「我在那座以夯土結構製成的小教堂裡,首次理解建築作為一個介於人跟天地之間的容器這件事情。」

林彥穎直言,他無法以具體的方式去描述其雄偉或恢弘,「但我強烈地感受人與信仰,因為這個空間的存在彼此連結的關係。」比起首次造訪安藤忠雄「光的教堂」、「水的教堂」等在界線中形成強烈的神聖性,田園教堂的建築形象並不明顯,卻更貼近人的內在與信仰的關係。

↑林彥穎提到,設計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可透過理解不同的需求達成空間中的平等。

 

透過建築了解故土,回應人與生活、空間的關係

建築師們從未停止思考關於人與人、與空間、與環境的關係,綿延近3年的疫情造成的影響與改變之巨大,更從本質上挑戰了許多既存的想法或框架。林彥穎以手上正在進行中的台灣師範大學宿舍案為例,「原本應該被嚴格定義的隔間,在疫情後改為可移動的Panel,能全部打開又能變成小空間,預埋了各種可能性與彈性。」設計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卻能回應已然發生的事情,甚至透過理解不同的需求達成空間中的平等。

原來,過去就讀師大的身心障礙學生,因為種種因素未能與一般生同住交流,而今討論宿舍需求時,應校方要求設計為可統一使用的空間。「一直以來,我們的環境就是有某些人刻意被忽略掉,但現在做這個空間,透過大家的檢討,有機會讓所有的人在空間裡平等使用、一起交流,我覺得現在想起來還是滿感動的。」

↑基隆暖暖消防隊的特殊造型,在於因應當地山坡地形,林彥穎和陳彥伶自己是做到哪、學到哪!

解決了人與空間的問題,人與環境的問題是另一大挑戰。在這座蕞爾小島上,林彥穎和陳彥伶真正是做到哪、學到哪。「為什麼基隆暖暖消防隊,會做成這種特別的樣子?我們做了才知道原來整個基隆就是一座山,75%以上都是山坡,坡形大到走都走不上去的地方,竟然要蓋一座消防隊!」也是接了新竹大坪頂納骨塔的案子,才知道當地帶有黏性的紅土,透水性速度極為緩慢,台灣的土質竟有這麼大的差異!(延伸閱讀:【Glocalization】台灣新建築:寄寓認同於建築的永恆之丘

「你以為你很了解自己的故鄉,可是你根本什麼都不懂。」兩人苦笑著見招拆招,在一次次震撼教育中持續打怪,透過建築了解土地、回應與土地的關係。

↑新竹大坪頂納骨塔一案,讓兩人理解到台灣土質差異性之大,透過建築了解土地、回應與土地的關係。

 

有一種建築概念叫美好,以創意帶來改變與喜悅

在害怕改變的社會慣性下,建築師如何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面對與守持,決定了一座城市是否能擁有約恩‧烏松(Jørn Utzon)的雪梨歌劇院或貝聿銘的羅浮宮金字塔等經典,或只能在千萬屋舍之中再複製貼上幾座。

在一步步往經典靠近的路上,身為建築師與大學兼任講師,林彥穎和陳彥伶用自己的方式引導著年輕同事和學生們,試圖從建築設計與身體感受,從微觀到宏觀看待台灣各種生活情境與空間環境的關係。

他們從不諱言使用的方法傳統、過程冗長,代價也遠比預期中的大。「但是,如果有一天有機會可以真實地感受到那個傳統帶來的喜悅,你就會沒有辦法忘記。」兩人期盼著,或許有朝一日,對於更多人而言,建築將不只是從塵埃裡開出的花、以汗水結成的實,而是與生活每一刻緊密連結的存在。

 

▋延伸閱讀:
【居心誌】人物專訪 ✕ 林彥穎、陳彥伶

 

 

Text/林蔚秦
Photo/葉仁傑、十彥建築師事務所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