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成為日常,你一定聽過「電腦電磁波降低免疫力」、「手機輻射會致癌」等說法,到底,使用這些3C產品會不會對我們的健康有所影響?近年來,各路門派眾說紛紜,誰也不敢下絕對的定論。不過,透過參考國內外現有的相關期刊文獻,我們可以先從破解迷思開始,減少不必要的擔心,進而以正確的生活對策,防範於未然。

看不見的電磁波,其實它無所不在

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生活中電磁波無所不在,舉凡各種用電的家電用品、通訊用的微波基地臺、甚至陽光、人體,都會發出電磁輻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電磁波主要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的能量較微弱,一般我們所說的電磁波,通常是指非游離輻射。

要描述非游離輻射強弱時,「V/m」是指每公尺的伏特數;極低頻則以「μT」來表示磁通量密度。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世界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準,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100μT」,其輻射值就是在安全範圍內。

仙人掌可吸收輻射,真相是甚麼?

你知道電腦的電磁波是多少嗎?電腦各部件的實際輻射值大多小於1V/m,以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的螢幕為例,在正常使用的距離(距離螢幕30公分到50公分)時,磁通量密度通常小於0.7µT、電場強度範圍從1 V/m以下到10 V/m不等,比安全標準上限還低上許多!

關於網路上流傳的「擺放仙人掌防輻射」說法,首先,仙人掌防止的輻射是太陽光中含有的光學輻射,並非電磁輻射,加上輻射波是直線傳播不會轉彎,如果把仙人掌放在電腦旁,對於抗輻射來說是無能為力的,最關鍵的是,電腦所散發的微量電磁波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此外,還有一個「洗臉可減輕電磁顆粒」的謠傳,電磁波不像放射性物質那樣會產生微小微粒,在了解簡單原理後,就知道不可盡信。

手機抗輻射對策,你可以這樣做

現代人不離手的智慧型手機,有研究顯示,在待機情況下,手機的輻射值基本上為0,但在接聽電話時,手機輻射值能瞬間達到約3μt。關於手機的射頻輻射長期以來會不會影響健康,其實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然而,考量到手機使用時距離頭部很近,以及尚待發現的未知因素,你可以這樣做:在手機撥通的最初幾秒,不要馬上貼耳接聽,可能的話使用耳機;手機盡量遠離身邊,不放口袋,改放隨身包中;睡覺時手機不要放在枕頭邊,或轉為飛航模式;避免宣稱可以阻隔射頻輻射的產品,他們可能會干擾手機電磁波,反而會增加手機的輻射。當然,減少過度使用手機也是一個選項,現在社群媒體上流行的「一日不帶手機出門」挑戰,有信心的不妨嘗試看看。

其實,我們在使用3C產品時,擔憂的焦點除了輻射危害,更要注意它們所帶來的生活習慣改變,比如長時間坐著對脊椎的影響、電腦和手機之於眼睛的疲勞傷害等,使用時注意保持正確姿勢、適當起身活動一下才是王道。

 

參考資料:世界衛生組織英文網站 Abou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ext/几木
Photo/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早知道】哪些理財工具,搭上永續投資列車?

【早知道】來不及買防疫險也別怕,這些保單一樣有保障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