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薩丁尼亞島波薩鎮是分散型旅館的發源地。

在全球化的時代,即使是先進國家的邊陲地域,也難以從貧富差距擴大與青年就業所造成的問題中脫身。而在歐洲各地成功的城市創生案例中,種種在地化的產官學合作模式,再藉由文化與藝術的能量重新凝聚地方活力,以全新眼光找尋以往未曾發現的價值,創造活絡生機。

法國:以文化藝術為策略的振興方案

所謂的「邊陲地帶」未必地處偏遠,更可能是因產業結構的改變而從中心轉向。法國北方城鎮魯貝(Roubaix)就歷經從紡織工業重鎮、後工業時代繁華落盡,因密集勞力的工作移居與此的外來移民紛紛失業,大量的廢棄廠房與閒置空間因此成為犯罪溫床,1980年代後成為法國最貧窮的城市之一。

既然經濟動能流失是讓重鎮成為邊陲的主因,促進就業當然成為當務之急。法國政府推出諸多企業稅收減免等相關政策,運用過去遺留的資源推動創意人才返鄉及產業轉型,協助青年藝術家與創業家從資金、採購、生產、行銷、展覽等一條龍的資源協助,積極活用當地資源並適度導入外來的資金與人才、將劣勢轉為地方特色與優勢。

↑從公共泳池到紡織工業的見證,閒置空間活化的活化為魯貝紡織工業博物館創造在地意義。

魯貝在地的閒置空間也透過賦予全新的意義與功能加以活化,串聯起歷史與文化的軌跡,不再只是空白無機的存在,如閒置廠房地下空間改造成音樂表演空間,支持在地音樂人;公共泳池改建為La Piscine博物館,成為展示種種藝術作品與紡織設計的場域;以往用以存放羊毛的舊倉庫,化身複合式展演空間La Codition Publique,吸引居民進行各種參與及互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整合與開發,魯貝再一次向世人展現了更加活躍的地方獨特魅力。

↑里爾將創新實驗的精神,導入城市發展,以設計解決問題,獲選為2020年世界設計之都。

巴黎東北郊的賽納聖坦尼(Saint-Denis)讓文創團體申請荒廢工廠使用、老舊車站改造為都市農場與有機市集。2020年世界設計之都里爾(Lille),進一步改建保有紅磚舊有外觀的廢棄紡織廠,變身為專門扶植數位科技與服務的新創園區EuraTechnologies,成立至今匯聚超過300家新創企業、創造超過4,000個工作機會,成為法國發展數位創新的重要基地,也是結合文化創意與數位科技推動產業轉型的典範。

葡萄牙:從一樓開始凝聚社區向心力

葡萄牙里斯本的「一樓計畫」(Rés do Chão Project),則是將活化的範圍鎖定於路面空間。這項計畫的推手是一群年輕的建築師與人類學家,他們認為將資源集中挹注於翻新1樓,更有助於提供地區更多經濟面與社群面的回饋。

「一樓計畫」分為4個階段:首先是為想開店的年輕人與1樓空店面的所有者,提供媒合與租賃支援服務;接著透過經營共享辦公室與快閃商店,吸引贊同此計畫或有意在此開店者;再來串連新店舖與舊有店鋪加以宣傳,打開知名度的同時,也增添地方社群的向心力;最後,藉由活用公共空間的提案,打造人們願意逗留的空間以加深地方連結。

環環相扣的規劃,讓地區與社群的連結更為緊密,也確保了加入計畫的新成員認同「一樓計畫」的精神,在培養街區獨一無二魅力與特色的同時,也能吸引更多持有共識的人前來,而原有的住戶與居民也得以享有社區再生帶來的活力與能量,成功翻轉城市面貌的正向循環。

 

葡萄牙里斯本「一樓計畫」

 

里斯本的LX工廠同樣是為街道打造出全新活力的案例,位於舊市街西南部的老工業區,幾乎所有工廠都以廢墟的狀態保留下來,當地人稱此處為「棕地(Brownfield Land)」。2007年有不動產開發商在棕地的一角打造出共同工作空間,漸漸地,這裡除了有服飾業者與出版社等進駐,咖啡店、餐廳、生活選物店也開始林立,店面內部裝潢雖都翻新,而外觀依然保持著工廠的結構,形成新創企業聚集的LX工廠,創造了上千個職位的就業力,更為當地注入創新能量,不時舉辦展覽及藝文活動,不論平假日都吸引人潮專程前往一探究竟。

↑Ler Devagar為里斯本LX工廠裡的知名書店,時常登上「世界最美書店排行榜」的網路報導排行榜。

義大利:從分散型旅館看見土地魅力

吸引新創企業之外,對於有特殊景觀或歷史人文底蘊的地區而言,透過觀光資源發揮魅力似乎是更順理成章的作法。然而,在當今旅人的需求從單純的尋幽訪勝轉向學習旅遊或體驗行活動時,如何整合地方特色讓人願意一訪再訪、甚至長期居留,才符合地方創生的思維。

誕生於義大利的分散型旅館(Dispersed Hotel,義大利文Albergo Diffuso)即以整座城鎮打造地方經濟生態圈的成功模式。

↑波薩地區的地方創生成功範本,讓分散型旅館的思維迅速傳播至其他地區。

相對於傳統旅館以垂直方向配置櫃檯、大廳、餐廳、客房的作法,分散型旅館則是以水平方向將所有機能散布於整座城鎮。當旅人想要進行傳統旅宿中的住宿、觀光、購物環節時,可透過步行於城鎮中完成,在無形之中誘發旅人主動發掘地方魅力的契機。

分散型旅館的倡議者吉安卡洛‧戴爾拉(Giancarlo Dall’Ara),早在1976年威尼斯大地震後就開始推動這種以災後復興為目的的住宿模式,但1990年代中期才在薩丁尼亞島(Sardegna)中西部一座名為波薩(Bosa)小鎮中實際成形。而波薩的成功範本,讓分散型旅館的思維迅速傳播至其他地區,目前義大利分散型旅館協會已有上百個成員,而德國、日本、克羅埃西亞與西班牙也都有同樣的模式。

↑義大利南部的馬泰拉(Matera)曾是被遺忘的石窟之城,如今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散型旅館勝地之一。

一如其他地方創生的模式,走過惟有大興土木才是開創新機的年代,地方創生需要的不再是建設,而是如何開創真正在地的路徑,取得當地居民的信任與理解,甚至需要更多的參與及投入,讓居民對這個模式產生共鳴,旅人也在入境隨俗的同時得到難忘的體驗與感動,走向可永續發展的未來。

 

Text/林蔚秦、DeerMe
Photo/Itali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Zabotnova Inna、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Glocalization】日本地方創生經驗 偏鄉絕地大反攻

【Glocalization】地方創生私房漫旅:漫遊關山小鎮的歲月靜好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