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瑪夏是高雄市東北邊陲的原住民行政區,即早期所稱的三民鄉,2008年始以原住民語改名那瑪夏,境內原本的民族、民權、民生3個村也一併更名,民族改為南沙魯、民權改為瑪雅、民生改為達卡努瓦,高雄縣市合併後,那瑪夏鄉就成為今日的那瑪夏區。

那瑪夏區四面環山,匯聚多個原民部落,生態(螢火蟲、蝴蝶、鳥類、魚類)及旅遊(瀑布河谷及人文景觀)資源豐富,然而,88風災帶來的浩劫,沖刷了當地居民原本賴以為生的土地,帶來重大創傷。走過十幾年前漫漫重建路,如今在多元族群共存共榮的環境復育下,那瑪夏己逐漸重現往昔風采、重振地方活力,來此走訪一趟原鄉部落巡禮,將有許多意象不到的驚喜。

當地原民部落共榮共存

驅車沿台29線進入那瑪夏山區,原本崎嶇不平的河床便道,現在都已舖成平坦舒適的柏油路面,此時要擔心的不再是車體搖晃或暈車,而是要控制自己的黃金右腳,並緊視前方車速表,可別超速吃罰單。

↑驅車沿台29線進入那瑪夏山區,會先看到以原民部落為意象的公路造景藝術。

雖然外界都將那瑪夏視為主要原住民部落,但實際上,那瑪夏除了最早定居的卡那卡那富族和拉哈魯哇族兩個原民族群外,還有布農族、排灣族、泰雅族、漢人、新移民,甚至還有加拿大人、英國人,族群相當多元,儼然是一個小聯合國。當地原民部落共榮共存,擁有多元的原民文化祭典。

「我姑丈就是加拿大人。」經營呼頌民宿渡假村的狼盾是布農族人,從小在部落長大,對於那瑪夏的一草一木再也熟悉不過,他說,自中央山脈瀉流而下的楠梓仙溪,雖在88風災釀成大禍,但在平日,可是孕育這塊土地的生命泉源,溪中苦花、馬口魚、何氏棘、高身鯝魚、溪蝦等魚蝦資源豐沛,早期那瑪夏居民生計幾乎全仰賴楠梓仙溪。

↑經營呼頌民宿渡假村(主圖)的狼盾是布農族人,對於那瑪夏的一草一木再也熟悉不過。

自然純樸的人間樂土

過了小林村紀念公園後,台29線公路就依傍楠梓仙溪而行,直達那瑪夏,沿途不時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峽谷、峭壁、深潭、瀑布一幕幕映入眼簾,其中以介於嗡嗡橋與都朴魯安橋之間的「世紀大峽谷」最為壯闊。

↑世紀大峽谷又名嗡嗡大峽谷,峽谷四周山壁陡峭,筆直切削而下,形成大片平整的坡壁。

世紀大峽谷又名嗡嗡大峽谷,峽谷四周山壁陡峭,筆直切削而下,形成大片平整的坡壁,上頭還有綠欉點綴;下方即為楠梓仙溪,由都朴魯安橋下抬頭仰望,最能感受到峽谷巍峨壯闊的氣勢。

↑南沙魯橋旁的柱體式裝置藝術上可見一隻黑色的鳥,是布農族人心目中的聖鳥:海碧斯。

南沙魯里是進入那瑪夏的第一個部落,過了南沙魯橋,一座柱體式裝置藝術矗立路邊,柱頂上還有一隻黑色的鳥,這就是布農族傳說中的海碧絲。海碧絲是一種名為紅嘴黑鵯的鳥,據傳,在大洪水時代,居民無火可用,後來海碧斯以鳥爪帶來火種,為族人帶來光明和溫暖,是布農族人心目中的聖鳥,現已成為進入那瑪夏的最明顯地標。

↑南魯沙文化紀念公園設有象徵火炬的竹編裝置藝術,草木扶疏、靜謐清幽。

看過海碧絲後,不要急著離開,一旁還有南魯沙文化紀念公園,公園內除了設有象徵火炬的竹編裝置藝術,還舖設木棧道與觀景平臺,便於遊客賞景休憩,公園雖然不大,但草木扶疏、靜謐清幽,木棧道旁黃野百合黃花怒放,將山林景致勾畫得更為豔麗。

↑南魯沙文化紀念公園木棧道旁黃野百合黃花怒放,將山林景致勾畫得更為豔麗。

達卡努瓦里有兩處值得一覽的景點,一是瑪星哈蘭景觀橋、另一則是達卡努瓦神社遺跡。瑪星哈蘭景觀橋是為了方便村落交通往來和民生國小學童通勤而建的紅色拱型鋼骨橋,站在橋上,可遠眺那瑪夏遠山壯闊風光。

↑站在瑪星哈蘭景觀橋上,可遠眺那瑪夏遠山壯闊風光。

達卡努瓦神社遺跡隱匿在民生國小後山坡,神社入口處有座紅色鳥居,穿過鳥居,再踩過800多階上坡階梯,方能一睹神社遺跡,不過既然稱為遺跡,自然看不到神社,只剩下殘破的石垣和石燈籠,建議鳥居前拍照打卡即可。

↑達卡努瓦神社遺跡隱匿在民生國小後山坡,神社入口處有座紅色鳥居,是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Text/楊為仁
Photo/楊為仁

 

延伸閱讀:

【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浪潮 文化的對話

【Glocalization】日本地方創生經驗 偏鄉絕地大反攻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