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Wabi-sabi),是個難以用理性詞彙表述的日式哲思,樸質的日本茶具、悠遠的俳句、沉靜寂寥的山水庭園……從生活、文學到建築,在不完美、不完整、不恆常中追求傳統美感的種種存在,常與「侘寂」二字時時相伴。侘寂是日本獨特的感性與美學意識,自古至今,點滴匯聚成日本文化的基石,即使進入21世紀仍是如此。

源於人們對自然乃宇宙的思考

事實上,「侘」與「寂」分屬兩種不同的概念。侘是源自茶道的特殊概念,在古語中,侘用以描述人生一如草木、榮枯盛衰無法預期,有窮乏失志、寂寥傷懷之意;在14世紀前後轉為享受自然中的閑寂,在匱乏不足中肯定簡樸的意趣。萬物種種持有的色形質感與風味香氣,本即具有素樸平淡之美,何須矯飾?

寂,從其語源荒ぶ有寂寥之意,衍生出的錆び(生鏽)則揭示了此一與時間和變化相關的概念,可歸納出原有古老、荒蕪、褪色的意涵,強調的是隨著歲月流轉在枯朽與陳舊中醞釀而成的韻致與風情,當時光與劫難更迭,觀者便於自然而然中悟得美感與意趣。

或許可以說,侘的境界是心安從簡、知足即美,寂則是勘透本質、諦觀變化不止的自然。惟有能感受侘寂的深意與魅力,才能充分了解日本人的人生觀與美學意識。

接受與欣賞萬物不恆常的本質

鎌倉時代之後,侘寂的意識結合了自中國傳來的禪宗思想造成了更深遠的影響。由於受到幕府的支持,結合儒學、禪宗、神道教的日本特有佛教禪宗系統的信仰,透過武士與知識份子大力推廣,侘寂之美也隨著各地興建禪宗寺廟以及由禪僧引領的種種文化藝術活動逐漸普及。

衍伸自佛教三法印的侘寂之美,反映的是對於世事無常的感嘆,然而相對於佛教視無常為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無常存者的說法,侘寂美學更著重在從無常中感受美的意識,在殘缺中觀見圓滿,在有限中感悟無限。

侘寂是知足的,在與朝夕吟味自然之趣間,體味調和、簡雅,以及對於不可知的一切的敬畏,從木土石藁竹等源於自然的素材中咀嚼出風雅的心;侘寂也是幽微的,在能劇、繪畫、陶漆染織等工藝裡沉澱出清澄的靈魂,與之一期一會的相遇,暗示著不具規則且易於崩碎的不穩定。

落定在恬淡簡素之中的寂靜

寺院神社與佛閣等建築隨著在歲月的陳化,木造裝飾開始損壞腐朽,銅製之處也有了青綠色的鏽斑。在莊嚴靜謐的氣氛中靜靜矗立的古老建築仍有華美雕飾,卻也處處令人體悟到侘寂之美。

日本茶室周圍的庭園中通往茶室的小徑稱為露地或茶庭。進入茶室之前,須在由手水鉢、前石、手燭石、湯桶石等構成的蹲踞(つくばい)低身洗手。清水滌淨了進入茶室的人,也在一次次使用之間潤溼養成了蹲踞上的濃麗青苔,時光於此凝結成形。相對於經過數百年也不會有明顯變化的石質所賦予的安定感,這份如絨布般密密鋪成的靜謐清幽,展現的也是侘寂之美。

枝頭上的紅葉紛紛落下,獨留霜風與枯枝招來凜冽的寒冬與細雪。就這一眼,你的心中便感受到即將到來的嚴寒冷峻。在片片豔紅翻飛風中時,蒼古幽靜的侘寂之美,也隨著春夏秋冬的流轉遞嬗而悠悠揚起、落定。

一草一露、一景一物,侘寂在空間裡、在場景中,當處於其間者的感情於靜默中受到觸動時成形。有人認為,追求精神內涵的侘寂美學,相較於其他藝術形式更具有宗教體驗的傾向,或許擁有幾分生於世俗而又超脫於世俗的心境,才能真正領略侘寂之美。

 

Text/林蔚秦
Photo/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城市養蜂】城市養蜂有門檻,先當一位稱職的賞蜂人

【零廢棄】減廢5招!一場沒有垃圾的派對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