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無蝶夫人
無蝶夫人柴小舟,1960年生於台北,曾任台灣中時報系的資深記者與駐日特派員。1996年,與研究台灣原住民史的京都大學教授無蝶先生共結連理。2006年,無蝶夫婦歸隱山林,將一座傳統和式家屋打造成「無蝶庵」,並徹底實踐昭和30年代自給自足的天然生活。著有《日本人為什麼會長壽?》、《夢之棲家——無蝶庵的慢活世界》、《手釀》等書。
為了騰出時間與空間從事書寫,現在我有大半時間在東京過著聖俗參半的都市生活,為了能在荒漠般的水泥叢林中保持一顆「有機的心」,我開始拿出這十幾年來無蝶教給我的勞動大本領,一個人獨力把10坪大的小後院,用圓鍬、小鋤等翻土鬆泥後種下苦瓜,又從2樓陽臺拉下棕櫚繩,在地面打樁、把繩索固定在地面,完成了面積雖小但立體感十足的「苦心」小菜園。
苦瓜耐暑又善爬的屬性,讓我還在揮汗植種之際,即迫不及待地開始期待它的成長,想像著阿花狗即刻跟她爹回東京,我們一家三口也許可以在苦瓜棚下午睡或玩耍,然後整個夏天我們可以打苦瓜汁,加點蜂蜜及牛乳當下午茶喝。想著想著,忽聞有人按鈴,原來是隔鄰81歲的高砂老社長,含笑行儀手拎著一長包昆布給我,說我昨天送給他及他家孫子女們吃的滷菜,味道濃厚且根菜、香菇配得恰到好處。
即令在東京,我閉門讀書極少與人來往,除了讀書就是為自己做簡單飯菜,然後把開墾小菜園當作日課。菜園做累了,我會下廚料理或烤麵包、包水餃,有時做多了,我會專程送去給高齡97歲的鈴木老太太吃。她總高興地笑又揉著眼淚望著我,然後張開已無一牙郤依然愛吃、懂得美味的刁嘴,對我一次又一次點頭說:「阿里亞多。」鈴木老太太是無蝶的老鄰居,從前無蝶常吃她「行來」的紅豆飯。
鈴木老太太的紅豆飯,還有高砂老社長的昆布還禮,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們家住在板橋,有位住在萬華崁頂的遠親,逄年過節,總要家中與我年齡相仿的小男孩坐巴士,提個裝著炒米粉、碗粿或者鹹湯圓的小鋁桶,老遠送來給我們吃。記得母親也總是順手回給小男孩,一些家裡剛好有的小餅乾或茯苓糕。
台灣最近食安問題頻傳,有孩子的母親開始研究如何看「菜色」,也有退休的朋友實踐陽臺種菜,也有人做起較有規模的頂樓自耕農。如果,我們有心人不惜時間、成本收成的家庭有機蔬果,今後都能像從前老一代般,派個小孩或親自走「老人工」,所有人都樂意將自家的私房美味「行」遍天下的話,今後不要說台灣人的健康,就連社會都會因此變得健康呢。
回想當年,那位遠親有好長一段時間,就這樣派自家的小男孩,帶著個小鋁桶來我們家「行來行去 」。台灣人稱送禮為「行」,大約跟當時人與人住家相隔有點距離有關,因此總讓孩子三不五時,提點家常小口味到親友家行走,這個「行」讓人與人之間距離近了。現在「行來行去」的禮數少見了,難怪即使住在隔壁也變得陌生。如果,今年盛夏苦瓜豐收,我會把這些我最愛的苦菜,連同我自製的苦瓜食譜,統統都給它「行」出去!要讓閉門的只是開墾之苦,讓有機又環保的心多多「行」出去才對。
(本專欄原載於《居心誌》第2期 天然生活)
Text/無蝶夫人
Photo/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