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物】專訪林黛羚1:家,是一個用來住到老的空間

【看人物】專訪林黛羚1:家,是一個用來住到老的空間

Profile 林黛羚 是家生活的研究者,也是生活場域的觀念生產者。 景觀建築系畢業後,任職居家雜誌及旅遊雜誌採訪編輯多年。 探討關於生活與住的一切,以其擅長的方式持續傳遞正向價值。 著有《在家CEO!賺進後半輩子從家開始》《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等書 「大概從5、6年前開始,我觀察很多屋主後發現:家,是一個用來住到老的空間。」陽光灑落的午後,林黛羚悠然地侃侃而談……...
「好命的人生,是更忠於自己的人生。」安知天命,唯有住得對!想得開!

「好命的人生,是更忠於自己的人生。」安知天命,唯有住得對!想得開!

  想得開,捨得為人生重開機五十歲,在人生的正中心,雖然體力不如以往,但心智比以前清明,懂得自在,不再惶惑, 因為我是誰?我多重要?都由我自己決定了。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馬紹齡談起自己剛過五十歲的人生,坦率地說:「這個年紀,工作上大局已定,通常已經不需再爭取什麼了;家庭上我們已經給孩子受不錯的教育了,要相信老天會給他們很好的祝福,多緊張也沒用。接下來應該替自己想,怎麼打造屬於自己的後半生好日子?」就像大前研一書中所述,五十歲後的人生選擇,是一個新的挑戰,要捨得重新開機。  ...
書店 是一個城市最美的文化風景

書店 是一個城市最美的文化風景

  書店之於城市,有著什麼樣的份量?可以是風格的培養皿,也可以是涵育氣質的文化平台,甚至可成為街頭最迷人的風景帶;但書店之於詹慶齡,卻是有著更多滿滿的回憶,她的年代,正是台灣出版業蓬勃發展的開始,也因此在父母教育下,詹慶齡自小就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在短暫時間內,就能汲取到人文養分...
持續不間斷的閱讀 才是翻轉人生的精采之道

持續不間斷的閱讀 才是翻轉人生的精采之道

  台北是一座文藝之城,雖然隨著大環境的改變,閱讀人口數已逐年下降,但幸運的是,這城市仍擁有許多致力於想要提供舒適閱讀的書店經營者。著有《腸胃專家教你不靠藥物整腸健胃》一書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賢醫師,還身兼作者、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的斜槓身分,深刻認同「生活就是閱讀」的理念,他特別喜歡誠品和蔦屋書店的閱讀環境,複合式的空間規劃,讓閱讀可以成為一種美好生活方式的文本。   讀書需要咀嚼,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用閱讀改變人生!《名人書房》窺見許芳宜、五月天石頭等13組名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

用閱讀改變人生!《名人書房》窺見許芳宜、五月天石頭等13組名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

在現今網路與社群發達的時代,人們對於閱讀的需求,從過去捧著一本書慢慢翻、細細讀,變成用指尖在手機平板快速瀏覽網頁;尤其成年人一旦離開學校、沒有考試的束縛,便失去拿起書本的動力。   為了幫助大家找回閱讀的樂趣,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連續五年推出不同形式、跨域結合的閱讀亮點計畫,今年特地邀請知名主播詹慶齡擔任《名人書房》節目的主持人,邀請13位各界有成人士,分享閱讀與自己生命擦出的火花。   閱讀是旅行,也是地表最強也最平和的力量...
【專題企劃】英國當代傑出女性建築師Amanda Levete:建築本質在於與人建立對話 | 母親節特輯 女力建築師

【專題企劃】英國當代傑出女性建築師Amanda Levete:建築本質在於與人建立對話 | 母親節特輯 女力建築師

Amanda Levete大概是繼Zaha Hadid之後,唯一能在當代英國建築領域屹立不搖的女性建築師;她於2018年獲得Jane Drew Prize,該獎項只頒發給在建築界中有著卓越貢獻的女性;同時,其創立的事務所AL_L完成多項譽滿天下的作品,如里斯本MAAT博物館、曼谷中央大使館,以及倫敦V&A博物館百年來最浩大的改建工程。有別於許多創作家希望建立特色,Amanda Levete反倒不希望群眾能一眼辨明哪些是她的作品,因為建築的重點在與人建立對話。   比起型態,更重視建築與地域、與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