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7 月 24, 2023 | 愛閱讀
在台灣,與打擊樂可說是畫上等號的朱宗慶,橫跨舞臺表演、藝術教育、劇場經營等多重面向,並創立「擊樂劇場」,將台灣打擊樂推向了世界舞臺。究竟這個來自台灣鄉下的孩子,是如何翻轉原先大家對於打鼓這件事的認知,同時展現如此源源不絕的熱情與創意? 從跨界表演藝術合作,開啟擊樂劇場新篇章...
by editor | 7 月 17, 2023 | 愛閱讀
Foreword 建築是承載、支持人們生活的容器與場域,也是身體近旁的親密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我們的生活本身……建築旅人/詠者的謝宗哲,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的背景,讓他喜歡思索如何自不同的角度出發來參與建築、思考建築,在《散步中的台灣建築再發現》一書裡,謝宗哲分享透過生活中的「散步」,在刻意的「慢」裡重新凝視探索,無論經典抑或是正進行中的近代,一直陪伴在你我身邊的「建築」,也可以成為一場尋求救贖與自由的希望之旅。 以六角形作為主題的前衛建築基地 高雄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by editor | 7 月 7, 2023 | 愛閱讀
閱讀是什麼?是獲取知識的活動?是思考的冒險?還是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等各個維度的交流?由長期致力於推動閱讀的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獨立製播的全新第五季《名人書房》節目,將自7月8日起開播,由資深主播詹慶齡邀請12位跨界名人,分享他們的人生閱歷,透過徜徉書海體驗各自精采的奇幻旅程。 在全新第五季《名人書房》節目中,邀請到樂評家焦元溥、網球名將盧彥勳、罕病天使楊玉欣、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前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前Verizon...
by editor | 6 月 21, 2023 | 愛閱讀
Foreword 世界知名的長距離徒步道,你能數出來幾個?其中不少徒步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日本四國遍路、西班牙聖雅各朝聖道、美國AT和PCT,《走向內在:四國遍路、聖雅各朝聖道、AT&PCT,三大洲萬里徒步記》的作者Josie同時擁有這兩大朝聖步道及兩條景觀步道的成功完走經驗,而她透過書寫記錄下的觀察與自省,對於走過的人,領你重回步道,再現其中的空氣與風景,回味曾經的收穫與領悟;沒走過的人,文字則將帶你了解長距離步道的魅力,和所有你該知道的事。 步道有一種魔力,容易讓人敞開胸懷...
by editor | 6 月 13, 2023 | 愛閱讀
笑容永遠陽光燦爛的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先是幾乎石破天驚般地促成了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病主法》之立法;其後又出版了《如果還有明天》,藉由24位名人現身說法的生命故事,進一步推廣其理念。可誰曾想,這些成就的背後,竟源自一位行動高度不便的罕見疾病患者,究竟她是如何突破自身苦難,進而走出全然不設限的人生,且透過《名人書房》節目,聽她娓娓道來。 無可救藥的浪漫樂觀源自母親身教,也是理性的選擇...
by editor | 6 月 9, 2023 | 食, 愛閱讀
Foreword 身為飲食旅遊作家和譯者的韓良憶,曾旅居歐洲13年,目前和荷蘭丈夫定居台北。自認是饞人,對美食有信仰,樂於動手烹飪,食多也就見多,自然有許多精采好說,從春日必食的南北潤餅,到端午必爭的南北粽大戰;從荷蘭友人的餐桌趣聞,到炸薯條的硬道理,韓良憶的「食話」,有時回望根源與鄉土,有時趣味得宛如一道創意佳餚,飲食與生活總是和在一塊,如此構成的每一日──因為家常,都是好日。 「晴光」的美食回憶 最近頻頻走訪晴光商圈,那一帶曾是我熟悉的地方,特別是那裡的食物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