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瑜專欄】在建築之間流浪,首爾的設計漫遊指南

【李芝瑜專欄】在建築之間流浪,首爾的設計漫遊指南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識冠德】冠德 × 銘傳建築國際講座──走進韓國超現實建築師Moon Hoon的異想世界

【識冠德】冠德 × 銘傳建築國際講座──走進韓國超現實建築師Moon Hoon的異想世界

Profile Moon Hoon Moon Hoon是一位以非傳統和玩味風格著稱的韓國建築師。他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並在紐約和首爾兩地經營建築事務所。他的代表作包括 Rock It Suda、Two Moon、S_Mahal 和 Wind House。此外,他設計的 Sangsang 博物館 在2005年榮獲韓國建築協會(KIA)獎。他的藝術創作也廣為人知,部分繪畫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柏林的 Tchoban 基金會收藏。  ...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空間像是一首詩,每一處留白都有自己的聲音

【櫞椛文庫館長選書】空間像是一首詩,每一處留白都有自己的聲音

About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   傳統宮殿的古石牆,化為間隔過去與現在之間的景深;洋房屋外的那級階梯,染上了離別和感傷的氣味;打在傘面上不規則的雨,傘下是聆聽雨聲最棒的音樂廳;倘若在街角的某盞路燈下,再擺上一張椅子,沿著夜幕垂降的邊緣,路燈的光暈與電線桿以極其幽微、自然的方式,創造出富有浪漫氛圍的特殊領域。...
【WFA】共生公寓Co-living 生活在他方

【WFA】共生公寓Co-living 生活在他方

Foreword 長達數年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美國富比士網站日前提到:在疫情大爆發的初期,WFH看似解套方法,但隨著疫苗的普及率和各國之間恢復交通, WFA(Work From Anywhere)工作趨勢崛起,逐漸成為了工作與生活的新態度。WFA不是用定點定時的概念來衡量工作成效,而是給予個人選擇的彈性和自由度,會更有助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數位遊牧住哪裡?在民宿、Airbnb之外,共生公寓(Co-living...
【愛閱讀】首爾烹飪圖書館 品讀五感食藝

【愛閱讀】首爾烹飪圖書館 品讀五感食藝

餐飲,是最能接觸消費者的品牌體驗。積極朝生活風格品味路線進軍的韓國現代信用卡公司(Hyundai Card),繼打造了設計、音樂、旅行等3家主題圖書館後,2017年在首爾永登浦區重磅推出「首爾烹飪圖書館」,導入不同面向的美食體驗,帶出更多生活精采感受。 以感官探索料理各種可能 「首爾烹飪圖書館」僅用素雅鋁質包覆的工業風建築,還有幾扇大小不一的開窗,低調地讓人容易就此錯過。負責本案建築設計的One O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