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設計】定番!那些建築師跨界設計的家具單品

【學設計】定番!那些建築師跨界設計的家具單品

對於品味與設計有其獨特堅持與要求的建築師,形塑人文地貌風景和空間風格品味之餘,不少人更跨界設計起家具單品,出手就是經典,不僅力求創作,同時展現其個性與風格,進而隱喻其生活主張與美學精神,宛如走入本人的內心多重宇宙,細讀出思想的投射。   01建築大師的曲面意志 以光滑如雞蛋般的清水模工法、擅長運用光影勾勒空間層次,享譽全球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而他僅少數的家具作品,自然是不少人心中想要收藏的夢幻逸品。由Carl Hansen & Son邀請安藤忠雄所設計的這款Dream...
【李芝瑜專欄】2023全球倍受期待的展覽清單

【李芝瑜專欄】2023全球倍受期待的展覽清單

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藝術中心館長。 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虛擬實境與偏鄉實構築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Opal Award國際評審外,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
【小書房】韓籍建築師俞炫準;城市是一個有機體,有生也有死

【小書房】韓籍建築師俞炫準;城市是一個有機體,有生也有死

  Foreword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援引例證,在其著作《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裡,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有兩棟著名的小型私人住宅,具有相同的目的,卻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學建築】緣側設計 連通內外的靜思角落

【學建築】緣側設計 連通內外的靜思角落

如果經常看日劇的話,應該對於日式老建築的「緣側」(えんがわ)不陌生,它在日語的意思為「屋檐下的架空廊」,指的是設計在房子外圍的走廊,是房子與中庭的過渡帶,大多為朝向中庭的位置。這樣的區塊讓人們可以隨意席地而坐喝一杯,也能是談笑小憩的愜意空間,日夜晴雨都充滿不同的魅力。 打破空間的疆界概念 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將緣側定義為「灰」空間,是介乎內與外的第三域。這一項日式傳統獨有的建築元素,透過日本甚至西方當代建築師的重新詮釋融入作品之中,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精采表現。...
【看世界】嵌入地景的經典建築

【看世界】嵌入地景的經典建築

1960年代至今,取法自然的建築風潮已成主流。建築大師們不僅是就地取材,與自然為善,更進一步,讓建築崁入地景,與環境融為一體。 人、建築和自然的共生 世界建築潮流經過不同時代的淬煉,受到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走出了形式主義的框架,返歸到建築與空間的本質思考,對稱、圖騰、形象不再是設計建築的主流準則,建築師們反倒開始討論起環境,關於地形如何起伏、關於微氣候如何流動、或是關於建築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性……再加上人的使用者經驗,諸如配置、動線、住居等,不約而同呼應了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建築哲學:「人、建築和自然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