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藝術中心館長。 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虛擬實境與偏鄉實構築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Opal Award國際評審外,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許多大型藝術和建築展覽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暫時停滯,好不容易迎來開放光明的2023年,各類展覽迫不及待地百花齊放。在夏日這個絕佳的旅行時間點,想像一下那美好的陽光與美食的巡禮,再加上藝術的加持,這樣的旅行將變得更加有意義。

對於藝術愛好者們來說,在計畫旅行時,別忘了核實以下清單,看看是否有你期待已久的重要展覽候選名單,或者還來得及加入清單的新資訊。這一篇我們將介紹全球各地絕對值得專程前往的展覽,下一篇再與各位分享台灣有趣的展覽和活動,讓我們一同期待參觀這些令人激動的藝術盛宴吧!

 

Paris〉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Avant l’Orage

自從2020年九月開幕以來,「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私人美術館」(Bourse de Commerce: Pinault Collection)已然成為巴黎藝術的新地標。這座位於巴黎中央的法國百年證交所,以其圓頂和與艾菲爾鐵塔同時期的現代化特色而聞名,被視為巴黎現代化的典範。經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藤忠雄操刀修復,他巧妙地將清水模和19世紀巴洛克建築相結合並進行對話,使得這座古老建築煥發新生,成為巴黎最令人興奮的藝術空間之一。

皮諾私人美術館由奢華品牌王國的創辦人François Pinault所擁有,收藏品超過5,000件。這座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其中包括當代大師如Mondrian和Rothko的重要作品。2023最新的展覽名為「Avant l’orage」,以當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為背景,呈現多位藝術家的繪畫、攝影、數位藝術和裝置藝術作品,將挑戰人們對光明與黑暗、春天與冬天、陽光與雨水的概念,並引發觀眾對於「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相互作用的思考。

《Avant l’Orage》Bourse de Commerce
2023年2月8日~9月11日

 

Paris〉畢卡索美術館Picasso Celebration: The Collection in a New Light

 如果你喜歡畢卡索的作品,來到巴黎的時候絕對不能錯過位於Marais區的畢卡索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Picasso)。這座美術館曾經是17世紀最美麗的私人豪宅之一,現在展示了畢卡索豐富的畫作、雕塑、版畫、草稿和素描等。

對於喜愛藝術、設計或時尚的人來說,畢卡索美術館今年3月登場的「畢卡索慶典:畢卡索全新詮釋」展覽更加引人注目,這次展覽邀請了英國男裝設計師保羅‧史密斯爵士(Sir Paul Smith)擔任客座藝術總監,他以其卓越的裁剪技巧和富有樂趣的設計風格聞名。史密斯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了古老的畢卡索作品,展示了對這位卓越藝術家作品的當代演繹,且由於展覽期間正好與畢卡索逝世50周年重合,呈現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創意視角,讓觀者能夠重新認識這位藝術巨匠的作品。

《Picasso Celebration: The Collection in a New Light》Musée Picasso Paris
2023年3月7日~8月27日

 

New York〉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anet / Degas

馬內(Édouard Manet, 1832-1883)和竇加(Edgar Degas, 1834-1917)是西洋藝術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將展覽將於9月24日開始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展出,且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認識馬內和竇加這兩位同時代的藝術家,並了解他們如何影響了19世紀法國藝術史。對於喜愛印象派的人來說,這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欣賞到這些重要藝術家的作品,並深入了解他們對藝術發展的貢獻。

  《Manet / Degas》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The Met
2023年9月24日~2024年1月7日

↑The Met所規劃的馬內和竇加特展,將帶領喜愛印象派的觀眾,以不同的角度認識馬內和竇加這兩位同時代的藝術家。(圖片出處:The Met

 

New York〉現代藝術博物館Georgia O’Keeffe: To See Takes Time

一講到紐約,不論關鍵字是博物館或地景建築,絕對離不開簡稱為MoMA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常常被拿來與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相提並論。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是首位獲得MoMA典藏作品的女性藝術家,她的花卉畫作聞名於世,炭筆、鉛筆、水彩、與粉彩作品也非常有特色,喜歡面對相同的主題反覆、重複地來回觀察並實驗。

這回以其曾說過的名言「觀看需要時間(To see takes time)」命名的展覽,展出歐姬芙跨越40多年的120 多件作品,不僅可以看到她激進、大膽、有機的作品挑戰與實驗,也可以從她不斷變化的繪圖視角感受到一種旋律感。上一場在MoMA舉辦的歐姬芙展覽是在1946 年,這一回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在紐約的讀者,千萬別錯過這一場精采的展覽!

《Georgia O’Keeffe: To See Takes Time》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 MoMA
2023年4 月 9 日~8月12日

↑MoMA展出歐姬芙跨越40多年的120 多件作品,可以清楚感受其激進、大膽、有機的作品挑戰與實驗歷程。(圖片出處:MoMA

 

Los Angeles〉洛杉磯當代藝術新中心Keith Haring: Art is for Everybody

洛杉磯當代藝術新中心(The Broad Museum)是由知名建築師團隊Diller Scofidio + Renfro所設計,「veil-and-vault」的設計概念加上多孔蜂巢建築皮層結構,能有效遮陽減少耗能,使其成為獲得LEED認證的綠建築美術館。

↑洛杉磯當代藝術新中心「veil-and-vault」的設計概念加上多孔蜂巢建築皮層結構,能有效遮陽減少耗能,使其成為獲得LEED認證的綠建築美術館。

這回洛杉磯當代藝術新中心首次展出了100多件美國新普普藝術家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的作品,這位活躍於80年代紐約街頭藝術圈的藝術家非常在乎「藝術的可及性」,藝術家色彩繽紛和異想天開的動感圖像令人印象深刻,但每一幅畫背後的深度其實也傳達了嚴肅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可以看出他期待透過活潑充滿活力的表面來掩蓋背後的黑暗面。哈林在作品中所想表達的社會議題與政治主題性,例如資本主義、父權主義、種族主義等,至今依然令人省思。

《Keith Haring: Art is for Everybody》The Broad Museum
2023年5月17日~10月8日

 

Tokyo〉東京都美術館マティス展 Henri Matisse: The Path to Color

說到東京的展覽,除了近來在東京天王洲寺田倉庫爆紅的「《周五電影院》與吉卜力展」,其實當地有很多座美術館都值得一遊,不僅可以欣賞大師建築,也可以看到精采的展覽。

東京都美術館(Tokyo Metropolitan Art Museum)位於日本東京都上野恩賜公園內,由於建築設施的老化問題,日本最早的公共美術館在此進行了改建,建立了現今的東京都美術館。而原先的舊館已經拆除,並成為上野公園的一部分。

今年東京都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備受期待的馬蒂斯特展,是日本時隔約20年再次呈現的重大回顧展。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是法國野獸派的重要藝術家,同時也是20世紀美術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展覽將全面探索馬蒂斯對藝術的卓越貢獻,涵蓋繪畫、雕塑、素描、版畫和剪紙等多個領域。

《マティス展 Henri Matisse: The Path to Color》東京都美術館
2023年4月27日~8月20日

↑東京都美術館於1926年正式開館,是日本首座公立美術館,這裡全年舉辦超過上百場展覽,其中不乏可以欣賞到世界知名作品的特別展。

 

Tokyo〉國立新美術館英國Tate美術館的「光之畫家」

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的六本木青山公園旁,是建築大師黑川紀章生前最後的傑作。今年夏季,邀請了遠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收藏品中以「光」為主題的重要大作,包含了印象派大師莫內對光線的細緻追求、當代藝術家Bridget Riley線條作品的視覺挑戰,總共120件作品來自不同時期不同文化。此外,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全新大型複合裝置展覽「宇宙遊——從原初火球出發」也於6月下旬開展,包括於玻璃上爆破的火藥畫新作、從「火球」到「燈光」的大型動態燈光裝置。來自東方與西方的兩大特展在此相遇,絕對值得專程前往一探。

《テート美術館展 光 ― ターナー、印象派から現代へ》國立新美術館
2023年7月12日~10月2日

《蔡國強 宇宙遊 ―〈原初火球〉から始まる》國立新美術館
2023年6月29日~8月21日

↑當代爆破藝術大師蔡國強曾表示,「原初火球』是陪伴他走到今日的視野和思考的一次出發,於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開的全新個展,將帶領觀眾再次深入認識他的創作世界。

 

Text/李芝瑜|
hoto/李芝瑜、MoMAThe Met、Lee Yiu Tung、cowardlion、Leonid Andronov、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老料新貌】當代紅磚新砌象

【學建築】新風土建築──從2023普立茲克得主談起(下)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