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築師菲利普・強森設計的玻璃屋,內部幾乎一覽無遺。(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Foreword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援引例證,在其著作《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裡,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


 

有兩棟著名的小型私人住宅,具有相同的目的,卻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一棟是美國建築師菲利普・強森設計的玻璃屋,一棟是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住吉長屋。玻璃屋坐落於大自然裡,外牆全為透明玻璃,唯有浴室是被曲面的磚牆包圍起來。雖然玻璃屋內部幾乎一覽無遺,但這未構成任何問題, 因為周圍數十英畝以內都是建築師兼屋主菲利普・強森自己的土地。反觀位於市區的住吉長屋,臥房、浴室、飯廳、客廳分別坐落於中央天井的周圍,是一棟規模很小的住宅,每次要從一個室內空間移動到另一個室內空間時,都必須行經室外的天井。下雨時,去浴室的路上也必須撐傘。住吉長屋以清水混凝土建成,冬天易冷,夏天易熱。據說,夏天太熱的時候,屋主夫婦晚上會睡在天井的空橋上,像兩顆電池串聯一樣,躺成一排。

↑位於市區的住吉長屋以清水混凝土建成,是一棟規模很小的住宅。(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數千年來,建築都扮演著為人類遮風擋雨的角色,並且將人類與大自然隔開。但是,玻璃屋與住吉長屋的建築設計都 努力讓人類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菲利普・強森將玻璃屋的外牆設計為透明玻璃,讓室內的人能夠看見周圍的大自然,有時樹影也會映入屋內。透明玻璃不只是牆,也起到窗戶的作用,讓人類與大自然形成視覺上的連結。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住吉長屋,臥房、浴室、飯廳、客廳分別坐落於中央天井的周圍。(圖片提供:典藏藝術家庭)

安藤忠雄則認為,大自然不應該只是人類觀看的對象,人類應該全然走入大自然,與大自然產生碰撞,才能夠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或許,這是因為安藤忠雄曾經當過需要與對手大量碰撞的拳擊手,才發展出這樣的建築哲學。他也認為,天氣熱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感到熱;天氣冷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感到冷。在住吉長屋裡,一般人想必都會希望夏天時能夠為天井加上屋頂以隔熱,大概只有聖人才不會覺得辛苦。不過,住吉長屋的屋主夫婦可能就屬於聖人,因為他們在裡面生活了30多年,從未搬離。

(本文節錄自《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作者:俞炫準
譯者:邱麟翔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Editor/小島與松
Photo/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閱讀:

【小書房】「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小書房】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