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作者於波蘭各地蹲點踏查、親自拍攝記錄「垃圾現場實況」。(圖片出處:Tomasz Kaczor)

 

Foreword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垃圾無所不在,到處都是,以至於我們不再注意到它。然而,來自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Stanisław Łubieński,以《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一書驚心叩問:人造廢棄物幾世紀以來有何變化?它們構成了什麼威脅?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它們對我們的文明將有何影響?作者示現了消費社會如何發展到人類無法控制的地步,這是一本關於垃圾的散文集,也是一本關於時代荒蕪景象的未來行動備忘錄。


 

什麼能真正激發想像力呢?不是深入的研究、不是花費數年、複雜的水體分析,也不是以冒險推斷而來的情緒化、籠統的口號;誠實的科學家應附上大量不吸引人的補充說明。例如這種:「30年後,海洋中魚的數量可能會比塑膠還少。」

據估計,自2015年起,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微塑粒無所不在,洋流將之帶往地球上杳無人煙之處。海洋每天都會把我們的垃圾還給我們。在沙灘上散步時,我們總能認出來,因為那是所有人都會製造的普遍垃圾:飲料瓶蓋、棉花棒的管子、包裝。一場令人存疑的遊戲,但又像採蘑菇一樣令人興奮,尤其是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現。每一趟散步都是個驚喜。

撿沙灘上的垃圾是最受歡迎的清垃圾方法。在Instagram上#beachcomber(中文:海濱拾荒者)標籤幾乎被用了38萬次,#beachcleanup則被用了28萬次。我追蹤某些帳號。我喜歡minibeachcleanera,他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新發現。分享還是誇耀,這在社交媒體時代很難分辨出來。已別無不同。看別人的貼文、按下愛心或標註都是某種生理衝動。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覺得我們在做的事意義更重大。社交媒體不只是病態、假新聞、虛榮心和不斷播報著某人的人生,也可以成為發聲管道。來自英國康瓦爾郡紐林鎮(Newly, Cornwall)年僅13歲的小沙灘清潔員每天都會撿垃圾,通常就只有幾個垃圾。幾個月以來,他幾乎每天都會找到一些小的塑膠泳池過濾器──不知名的船遺失了身分不明的貨櫃。

清掃越來越受歡迎。不久前有人談到環保慢跑,也就是將慢跑與撿垃圾結合。跑者在每天跑過的路上撿垃圾。清垃圾挑戰也很熱門──一群自發的民眾一起撿垃圾,以強制性的自拍收尾。我這樣寫並無惡意。某個人收集破瓶子4個小時、從河裡拖出生鏽的廢金屬,或是拉出廢物堆裡瓦解的地毯,都足以獲得獎牌,或是得到幾個讚。粉絲專頁「Ej, nie śmiec」(欸,別丟垃圾)的作者格里高茲在華沙非常活躍,他發表了很多環保趣聞;而整個波蘭都響應了安娜‧賈克萊維奇(AnnaJaklewicz)的「以書換一袋垃圾」活動。參與社區打掃活動的民眾都會收到出版商贈送的書。

當然也有一些規模更大的活動。幾年前推行「為垃圾而釣」活動,付費給漁夫釣起海洋垃圾。目的是為了清理,也為了提升環保意識。共有30座港口參與這項活動,約有400艘船隻裝上特別的袋子在捕魚時收集垃圾。社區國際環境組織(KIMO)的報告表示,每年每艘船因海洋垃圾造成的引擎修理、捕撈設備損壞和清理漁網的費用就超過1,5000英鎊(譯按:約台幣54萬)。

還有「省略地球」(Ellipsis,之前叫「塑膠潮」〔PlasticTide〕)以無人機和人工智慧做了全球的汙染地圖。演算法學習自動辨認並計算照片中的垃圾,省下時間與人力。根據該組織的數據,僅有1%的垃圾是看得見的,其餘的都沉入海中、被動物吃掉或被岸上的沙子掩埋了。說實話,我們並不知道進到海裡的幾百萬噸垃圾會發生什麼事,沒有相關資訊我們就無法有效防止汙染。這項計畫主要目標是辨別垃圾聚集的地點並隨時追蹤。

↑《英國塑膠公約》是一個跨公司聯盟,要求成員在2025年以前,達成完全使用可重複、可回收或可堆肥的包裝。(圖片出處:《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柏楊‧史萊特(Boyan Slat)19歲時設立的海洋清理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自2013年起開始運作,其組織宗旨為清理海洋的漂浮塑膠塊。除了有私人贊助者資助海洋清理基金會,大型贊助商如快桅(Maersk)、德勤(Deloitte)和荷蘭政府也參與其中。這項行動多次優化後,現已在實踐中──使用漂浮的屏障借助風力、洋流與浪潮在水中移動,被動攔截海中的塑膠。有些科學家注意到,這個設備同時也會捕獲海中的浮游生物;史萊特似乎沒有注意到牠們的存在。撈起的塑膠將被回收,有鑑於塑膠材質的汙染性及較高的降解度,這會是項艱難的任務。2019年10月底,該組織發表了另外一項新技術──於河水中收集塑膠的設備。基金會潛心關注那些夾帶最多垃圾進入海洋的河流,雖然有所疑慮,仍對這項計畫投入許多熱情。泰國與洛杉磯郡都表示願意加入計畫。

這個話題似乎不斷出現在媒體上,並普遍提升人們的意識。連鎖超市維特羅斯(Waitrose Limited)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有趣數據:88%的觀眾在看了英國廣播公司(BBC)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藍色星球2》影集後,改變了自己的消費習慣。紀錄片推出後,英國地區的搜尋引擎指出與回收有關的關鍵字搜尋量暴增,參加英國淨灘(Great British Beach Clean)活動的人數每年都有所增長。這個活動很難被忽視,而壓力也迫使大型垃圾製造者做出聲明。《英國塑膠公約》(UK Plastics Pact)開始在英國運作,這是一個跨公司聯盟(成員包括可口可樂、利多超市〔Lidl〕、特易購、聯合利華),要求成員在2025年以前,達成完全使用可重複、可回收或可堆肥的包裝。

真是感人。要是在20或30年前就開始防止製造垃圾呢?在那環保還不流行、沒有自我推銷工具的時代?1950年代,如可口可樂或飛利浦這種大公司建立了以社會教育為目標的非營利組織「保持美國之美」(Keep America Beautiful)。1970年代,他們透過一支短片宣傳,穿著部落服裝的印第安人看到遍布滿地的垃圾而哭泣。「人類可以開始汙染,也可以停止汙染。」──旁白下了結論。隨這個廣告而來的是明顯減少汙染物,同時也將注意力從生產包裝的公司上移開,將罪過歸咎於消費者。展開宣傳的同時,企業的律師反對施加更多經濟責任在生產商身上,也反對迫使他們設計可回收的包裝。

值得一再提起:問題不是可回收與否,而是塑膠物質的規模超過可回收的限度。沒有人可以處理這麼多垃圾。

目前可口可樂年生產量為8,800萬瓶。

(本文節錄自《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
Książka o śmieciach(WHAT WE LEAVE BEHIND: A BOOK ABOUT TRASH)
作者: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ński
譯者:鄭凱庭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延伸閱讀:
Stanisław Łubieński | 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2023(台北國際書展),出處YouTube「Instytut Książki」頻道

 

Editor/小島與松
Photo/網路與書出版

 

延伸閱讀:

【經典書齋】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應該被打造成什麼樣子?

【經典書齋】國宴與家宴,光陰的故事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