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3 月 13, 2025 | 食
Foreword 在食的領域,我們將從基礎到風潮,深究美味的元件。 成就美味,調味料是基石,更是不可或缺的連結。今年,我們將深入台灣調味料的世界,探索這個看似微小,卻關鍵至巨的美味靈魂。 鹽,是氯化鈉的結晶,一個日常得幾乎讓人忽略的調味品,卻默默地撐起了餐桌上的滋味天地。在台灣,鹽不只是餐盤裡的調味,更串聯起歷史記憶、地方風土與文化脈絡,而隨著人們重新發掘各地鹽品蘊藏的獨特風味與故事,鹽業的傳統工藝再次被重視──從海濱到山林;從日曬鹽田到手炒海鹽,這些微小的晶體,正以多元姿態重新定義這座島嶼的生活美學。 ...
by editor | 12 月 17, 2024 | 看人物, 居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仍然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鐘元興木桶是新北三峽的百年老字號,在台灣的工藝歷史長河中,一家小小的作坊,如何在時光的洗禮中,不斷打磨出能與自然共鳴的手工木作,而其中的靈魂人物,正是人稱「木桶哥」的張鐘祺。 竹器轉型木桶,張鐘祺的執著與創新...
by editor | 11 月 13, 2024 | 看人物, 居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仍然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
by editor | 10 月 24, 2024 | 看人物, 居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
by editor | 9 月 18, 2024 | 看人物, 居
Profile Foreword 在台灣,曾經有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由職人手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日用品幾乎都可以用機械取代人工,卻仍有極少數的老師傅,堅持以匠人的態度,持續製作著仍然保有溫潤手感、卻可能並不怎麼起眼的「小東西」。造訪這些隱身在台灣各地的職人,分享他們的堅持與手藝,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走經嘉義朴子的黎明路,看似尋常住宅巷弄裡卻留有許多老招牌,昔日商街的熱鬧散去,但走過一甲子的順興榻榻米店,卻仍在鐵捲門後的老住家裡默默經營,散發淡淡的自然草香氣味,勾引人們的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