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editor | 6 月 16, 2021 | 愛閱讀
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與山林河海環境共存共生的態度與智慧經驗,已成人類尋求低碳生活、生態永續的參照途徑。台灣泰雅族的作家劉嘉路,攜手合作旅居台灣的捷克繪本畫家湯瑪士.瑞杰可,以原住民的神話傳說為本,完成了《山林與海之歌:台灣原住民神話系列》,在童趣詩文與充滿想像力的畫面引領之下,帶著所有大小朋友重新認識台灣原住民對於天地與生命的敬愛,以及永續環境與生態的思維。 以童詩形式撰寫,唱詠原住民族的世代精神...
by editor | 6 月 7, 2021 | 居
建築與自然如何共生?關於這個建築界的永恆課題,葡萄牙籍建築大師阿爾巴羅.西薩(Alvaro Siza Vieira)以畢生之作做出極佳詮釋,他於1992年獲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肯定,並在2012年摘下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西薩以其極簡優雅的建築語彙與地形緊密地連結,加上對地方、人文與歷史的尊重,其作品不受時代潮流的影響,始終散發著一種宏偉的生命力,深受全球建築人讚譽。 嵌入地景的無框張力 1933年出生,西薩在葡萄牙西北部海港波爾圖(Opato)附近成長,在高等藝術學院研習建築,爾後與他的導師Fernando...
by editor | 5 月 18, 2021 | 行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人類與自然的環境議題再度引發另一番思考。位在挪威梅洛伊市極圈內的霍蘭斯峽灣(Holandsfjorden)之上的環景飯店Svart,在少有人類駐足的環境裡,如何達成「最少碳足跡、為環境帶來最少影響」的目標?著名的國際建築及室內設計事務所Snøhetta與創業投資平台MIRIS、能源公司Powerhouse共同合作,給出了對周遭生態負責任的詮釋。 當傳統漁屋遇上永續新技術...
by editor | 4 月 20, 2021 | 愛閱讀
過去10餘年,被視為新一代自然寫作及旅行文學的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致力以充滿畫面想像又抒情的文學筆調,書寫地景與人類心靈之間的關係,如高山,如在各種地形裡的各類徑道。這一回,他花了6年時間,反向而行,潛入地底,在黑暗中重新感受與省思人類慣常思考的模式,最終寫就《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深度時間,是地下世界的年表...
by editor | 3 月 16, 2021 | 愛閱讀
乍看《世界之樹:孕育地球生命的樹木圖鑑》,以為只是一般的資訊圖鑑,翻開之後,竟是欲罷不能、意猶未盡:一幅幅映載著各類樹木身影的攝影作品與精美插畫,訴說著一個個關於樹木的故事,更驚奇的是,裡頭亦描繪出共同存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的故事。 樹木在地球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暢銷書作家麥克斯‧亞當斯(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