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美學】3個微療癒日常練習,擁抱更好的自己

【侘寂美學】3個微療癒日常練習,擁抱更好的自己

幾千年來,日本獨有的侘寂(Wabi-sabi)美學,不同尋常的世界觀耐人尋味,不僅影響了日本整體文化層面,更深植於日本人在生活中所展現的淡然氣質裡。從侘寂對生命的體悟出發,透過身心思想練習,試著擁抱生命中的不完美,學會珍愛真實的自己。改變開始的那一天就是今天,你準備好了嗎? #01 積極視角,現在能做什麼...
【看人物】徐玫怡:家,最溫暖的充電站

【看人物】徐玫怡:家,最溫暖的充電站

Profile 徐玫怡 身兼數職的創作才女,除了漫畫家,還是唱片歌詞創作人、散文作家、DIY高手、家庭煮婦,致力於各種創作與生活的連結。1998年首度與張妙如兩人推出手寫體的《交換日記》,書中描述漫畫家眼中的日常,引起廣大迴響;此外,將在法國生子育兒的趣事寫繪成《玩具小家庭》及《徐玫怡的Mother Style》,更讓為人父母者拍案叫絕。旅法多年,現居台南,開設一個人經營的「雜画店」,店裡的手帕、印章、小書包、減塑袋、圍裙、T 恤上的圖文都親自設計,這裡也是她創造更多可能的所在。  ...
【小書房】無處不在的侘寂美學

【小書房】無處不在的侘寂美學

深植於日本文化與生活間的「侘寂」美學,富哲思,有禪境,雖無法言簡意賅去說明,亦難以具象的詞彙解釋,但其影響所及已超越國界,其精神更是無處不在。透過出身自東、西方的兩位不同作者:日本美學家大西克禮,與曾在日本生活多年、深受日式哲學與美學影響的貝絲‧坎普頓的著作,我們或可尋獲理解侘寂的不同途徑,同時感受侘寂在不同領域面向的存在。 源自日本美學的迷人概念 大西克禮是為日本學院派美學的確立者暨代表人物,在世時專事美學研究與翻譯。在他的《侘寂─素朴日常》之前,另著有《物哀─櫻花落下後》、《幽玄─薄明之森》,合為大西克禮的日本美學系列三書。...
【侘寂美學】侘寂之境  美在不完美

【侘寂美學】侘寂之境 美在不完美

侘寂(Wabi-sabi),是個難以用理性詞彙表述的日式哲思,樸質的日本茶具、悠遠的俳句、沉靜寂寥的山水庭園……從生活、文學到建築,在不完美、不完整、不恆常中追求傳統美感的種種存在,常與「侘寂」二字時時相伴。侘寂是日本獨特的感性與美學意識,自古至今,點滴匯聚成日本文化的基石,即使進入21世紀仍是如此。 源於人們對自然乃宇宙的思考...
【看人物】陳惠雯、黎旭瀛:幸福,在生活的每個瞬間

【看人物】陳惠雯、黎旭瀛:幸福,在生活的每個瞬間

Profile 陳惠雯、黎旭瀛 大多數時間是奉行秀明自然農法的專職農人、5個孩子的雙親,其餘時間才切換成醫生與先生娘的角色,在大屯溪畔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透過日日的實踐與自然對話,體悟人生。幸福是什麼?是這座農莊之名,也是他們的日常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