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一個什麼樣子的「家」?一百個人應該會有一百種答案。這一點,經年累月採訪並記錄關於生活與住宅一切的林黛羚正是深有所感。「看了許多人不同的生活模式後,會發現對家的條件與需求確實因人而異。」

認識自己:設計家的第一步

林黛羚笑著拿自己做例子:她曾經堅信,歸園田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身為都市小孩的她,實際體驗過打工換宿、租賃市民農園後,才發現想像與現實的差距一點也不浪漫。

「本來覺得住在鄉下可以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真的去打工換宿才發現,無毒的自然農法確實友善環境,可是蟲也很多;去市民農園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要防曬,結果第一次就曬到脫皮。」雖然聽起來有點「慘痛」,但她卻認為那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也因此放棄了到鄉下買地自建的計畫。「認識自己的需求確實很重要。」她說。

經過這一遭,她可以鉅細靡遺地描述自己對居住條件的期待:「第一,我一定要有一個陽台。然後外面可能是放一、兩盆花或是樹,讓我有一種跟自然沒那麼脫軌,不用太接近自然,卻有植物療癒的感覺。」她接著說,「第二個條件是安靜,尤其是睡覺的時候不能有噪音,不要有很大的風切聲。第三個是溫溼度。我對濕度跟溫度很敏感,對我來說最舒適的濕度大概是55%~65%之間、溫度的話大概就是24℃~25℃的室溫最好。」

《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一書中屋主奈麗的家

在家中為自己打造居心地

林黛羚說,自己家中的中心,就是一張靠牆的雙人沙發,搭配220╳90公分的大桌。這是平常她與先生上網、聊天、吃飯的起居空間:透過窗戶灑落明亮通透的自然光,氣密窗阻卻了戶外喧囂、陽台上的植栽傳遞著四季的變化;窩在Karimoku的K chair扶手椅上閱讀,這是她在家中最安適的所在,也是她最樂在自己的時刻。

「當你對空間有覺察,才能清楚要求設計師幫你做出配置。」她說。任何設計都一樣,使用者的真實需求,是起點也是終點。

同場加映:林黛羚的近日書單

談起窩在家中,閱讀守備範圍相當廣的林黛羚,也分享了她的近日書單:《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以及《空頭綠能:盲目封殺化石燃料、經濟慘賠,只為圓謊》。

「《生存的12條法則》反思現在的社會狀況:一直追求進步,卻遺忘了傳統價值其實是生活最基本的基礎。「作者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舉例,當你想要拯救全世界的時候,要先從整理自己的房間開始,我對這點很有共鳴。當我做好自己擅長的、也就是書寫關於住宅跟關於家的點滴,就有更紮實的力量去影響到其他人。」林黛羚這麼說。

《空頭綠能》則是提醒著:綠能究竟環保與否?仍有其爭議。「我們常覺得綠能是很健康、完美、幾乎沒有瑕疵的能源的選擇,但這本書告訴我們,綠能背後有很多代價是我們刻意或者不小心去忽視的。」

林黛羚坦言,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很難非常同意書中看法,但她就是希望不要陷入主張環保就是神聖的盲點,更不要讓自己趨於單一觀點。「我相信科技可以跟大自然達到某種平衡,適度的科技可以降低汙染。環保確實是需要的,但也要思考我們走的路對不對。」

 

Text/Anya Lin

Photo/葉仁傑、原點出版社

延伸閱讀:專訪林黛羚1家,是一個用來住到老的空間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