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銘傳藝術中心館長、以及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偏鄉實構築服務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積極推動城市美學運動。

 

1月的陽光雖然略顯過於溫和,冬日的寒意也可能讓人更想窩在家中,但這樣的季節卻更適合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而即將到來的9天長假(1/25~2/2),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跳脫日常的繁忙,以藝術的眼光迎接新年的開端,為接下來的每一天注入更多想像與色彩。

 

Taoyuan〉永續之光:中原文創園區的創意版燈節

桃園中原文創園區,其實並不是中原大學校區的一部分,這裡過去為存放美援物資的主要倉儲區,是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主要倉儲區的中原營區,後來文化局將舊有庫房重新規劃並成立基金會管理,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結合展覽、市集與美食的文化基地。

近日,園區裡的草地上出現了幾座裝置藝術,到了晚上宛如點亮燈籠般迷人,這其實是「2024永續光環境創意展」的9件獲獎作品,在現場橫跨農曆新年與元宵節一直展至3月,呼應了台灣燈會的展出。這場競賽是以「永續、實驗、創新」和「光」為主題,因此可以看到來自北、中、南的參展作品,其中獲得前三名作品的分別來自逢甲、銘傳、成大及中原,有3D列印技術與循環材料結合,運用颱風後廢棄竹條與塑膠材料再生利用,使用機械手臂技術,或是結合水耕植栽技術的金銀銅獎作品等。

↑這些作品都是使用廢棄的材料製作而成,展現了日與夜的變化。

由於筆者擔任「2024永續光環境創意展」的計畫主持人兼策展人,開展後特別選在假日前往欣賞展出,發現周末的園區真的非常熱鬧,有歌手駐點唱歌,有一攤一攤讓人無法不停下來的市集和展覽,不小心手滑在其中一攤買了很多手寫春聯,年味洋溢在每個角落,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用心感受新年的歡愉與文化的豐富。

2024永續光環境創意展
即日起~2025年3月9日
中原文創園區

↑「2024永續光環境創意展」展期至元宵節,點亮冬夜的光環境藝術。

 

Taipei〉從圓點到微型:草間彌生與微觀世界的驚奇碰撞

在台北,不容錯過的是兩場精采的日本藝術家展覽。北師美術館的草間彌生展雖然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但網路上宣傳的人潮讓人望之生畏,其實現場並沒有如同網路上形容的擁擠,展出70件色彩明亮的大型裝置與經典作品,戶外庭院也有2件作品呈現,讓走過路過的路人,都能一窺其創意魅力。

↑從外面觀望,就可以看到重現1998年台北雙年展的《圓點的強迫妄想》裝置作品。

老實說,筆者有點密集恐懼症,但高齡96歲的這位圓點藝術大師,時隔9年才再次到台灣進行展覽,更有趣的是,這回以草間彌生發跡的「軌跡」與「奇跡」作為展覽主題,別具意義。展覽多達70件原地重現的作品,包含了繪畫、拼貼、雕塑作品及大型裝置,其中,大廳區域特別重現了1998年台北雙年展的裝置作品《圓點的強迫妄想》。每一件作品都色彩鮮豔明亮,參觀完之後,不妨到隔壁路易莎買一杯「草間彌生外帶杯」聯名款所裝盛的熱拿鐵,延續看展的愉快心情。

↑過了剛開展前幾天的大排長龍,目前草間彌生台灣個展可以舒服地前往看展。

另一邊,兩場跟「縮小」有關的展覽同時在台北這個城市發生,一場是在華山文創園區,風靡巴黎、倫敦、紐約、米蘭的「微型藝術博物館Small Is Beautiful: The Miniature Art Museum」這場亞洲首展集結全球20位微型藝術家,展覽呈現超過160件作品及50件縮小版藝術,其中包括達利、莫內、草間彌生等藝術大師的1公分畫作,宛如進入迷你小人國的世界!藝術家們透過奇幻幽默的手法,將社會議題、環保等多元主題融入創作中,甚至利用廢棄紙箱、丟棄的網球及枯枝等日常廢材化為藝術。此次亞洲巡迴的首站選擇在台北,帶來充滿幽默感的一場藝術體驗。

↑華山展出的微型博物館展,展覽呈現超過160件作品及50件縮小版藝術。

另一場位於中正紀念堂的田中達也微型世界展,這位風靡全球的日本微型藝術大師,光是Instagram社群媒體上累積近400萬追蹤粉絲。筆者認為,田中達也作品之所以令人感受到高度共鳴的原因,是因為以日常為靈感出發,我們能從作品中看到熟悉的事物轉換成不同的新視角,例如麵包公車、釘書針摩天大樓、口罩游泳池、買衣服的握壽司等。這次在中正紀念堂展出160組作品,內容橫跨「家」、「形狀」、「顏色」、「比例」等主題,這種轉換視角的手法,讓人重新審視平凡中的不凡。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即日起~2025年5月4日
北師美術館

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即日起~2025年4月6日
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六合院西1館

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组合
即日起~2025年4月6日(1/28、1/29、2/28休展)
中正紀念堂1展廳

↑田中達也的微型藝術展,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原本的生活日常。

 

Pingtung〉越過寒風,屏東落山風藝術季的溫暖視界

冬日寒風之中,屏東的落山風藝術季成為暖意的來源。這場藝術季以「在海邊的人」為主題,邀請來來自台灣、美國、日本、印尼等國的19組藝術團隊參展,這次展覽地點選在屏東車城鄉的海口港村落,將展覽場地設置在沙灘和戶外,並且延續到夜晚點燈,為南台灣的冬夜增添一抹藝術的暖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以前指導過的學生周柏慶,他以漂流木為材料,結合互動科技創作了一件極具巧思的裝置藝術,白天的漂流木雕塑與夜晚的點燈裝置相輝映,將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

2025落山風藝術季
即日起~2025年3月2日
屏東車城鄉海口港村落

↑(左上)木子一十一工作室作品《漂浮的岩層》;(右上)鄭元東作品-「風的種子」;(左下)禹禹作品-「逐浪而居的人們」;(右下)周柏慶作品。

 

Taipei〉治癒的藝術:白石畫廊的一道彩虹 

看完國外藝術家的大作後,我們也應該給予在地作品一些關注眼光,雖然黃品彤個展《日日悠悠》展期即將進入尾聲,正因如此,更希望大家把握最後機會,不要錯過這場充滿療癒能量的精采展覽。正於台北內湖的白石畫廊展出18件全新作品,讓這個冬天不再只有寒風,還有胖嘟嘟的「米其林腿」治癒你的冬日憂鬱。

黃品彤的作品,擅長使用純真的藝術語言將大自然的一些自然現象擬人化,她筆下那些圓滾滾的形象、飽滿的量體,特別是那對胖嘟嘟的腿,如同初生的嬰兒一般純真,那些圓滾滾的「米其林腿」與飽滿的量體,充滿童真與生命力。這場展覽不僅療癒身心,更是新年開端的藝術祝福,保準你從頭治癒到腳,能量值直接拉滿。不過,得快點,這場展覽展期1月24日就結束了!

日日悠悠:黃品彤個展
即日起~2025年1月24日
白石畫廊台北空間──台北市內湖區基湖路1號1樓

↑一對對胖胖的米其林腿與自然的連結,讓人感受到正能量與生命力。

除了藝術,味蕾的探索同樣重要。最後,要介紹2025年一開始,最讓筆者期待的兩家美食選單──第一間是來自東京惠比壽的早午餐名店「MERCER BRUNCH」登台,號稱擁有最有靈魂的法式吐司!特別要介紹一下這間餐廳的設計團隊是由日本室內設計大師森井良幸與其所領導cafe co. design&architect所設計,為民生社區進駐了一間具有特色的餐飲品牌,室內空間相當具可看性。

另一家則是插旗於台北赤峰街的日本甜點名店「金田屋」,冬天本就是草莓的季節,而如藝術品一般的草莓大福塔,是將甜品如建築塔一般的堆疊設計,除了澎湃之外,也意外感受到另類微縮建築的呈現。雖然金田屋要等到2025年2月24日正式開幕,但這兩家充滿空間感的日本的海外分店還是令人充滿期待。

↑ MERCER BRUNCH台灣分店聘請日本室內設計大師森井良幸設計,室內空間深具可看性。

 

Text/李芝瑜
Photo/李芝瑜、KKLIVE Taiwan、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藝文活動平台、屏東縣政府、MERCER BRUNCH

 

延伸閱讀:

【識冠德】冠德 × 銘傳建築國際講座──走進韓國超現實建築師Moon Hoon的異想世界

【台灣職人錄】雞毛撢子職人陳忠露──用雙手為平凡技藝注入永恆溫度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