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會展中心自2020年10月開工,至2024年3月全案竣工,這座亞洲重量級的國際級會展場館,在實用性、藝術性之外兼具環境友善,讓世界看見台灣積極開拓創新的願景。

根基營造身為構築永續城市的專業團隊,以豐富實績與深厚實力取得桃園會展中心新建工程資格,運用特殊工法降低缺工的衝擊,並有效運用數位工具提升施工管理,方能克服萬難順利準時竣工,以此案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之施工品質卓越獎殊榮。

 

從設計到竣工:BIM技術全面導入,精準掌控工程流程

 「最初在統包工程需求書上即要求本案必須全程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進行設計,我們提出了相應的執行計畫書,並將每個月的檢討做成成果報告書。」根基營造林明忠副總經理指出,根基營造作為全國首家取得 BIM 雙驗證的建築工程團隊,充分發揮了這套系統的優勢,貫穿設計、施工到竣工等各個階段,甚至超出統包需求書的要求,主動回饋一套根據BIM竣工模型製作的業主端維運資訊系統,利於日後營運管理,更能提升使用效率。

 

在設計階段,運用BIM模型進行包含外殼耗能、陰影檢討、風場風力等綠能分析,也有助於精準估算各項材料的數量明細;施工階段進行開挖、鷹架、構台、鋼構吊裝、機電系統整合時,BIM也預先提示了潛在衝突點。「我們每周將這些衝突的檢討逐一做成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釋疑單),成功減少現場施作的問題。」 林明忠說。

 

應對缺工挑戰:特殊創新工法,同時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

桃園會展中心施工期間正逢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面對產業缺工與疫情的雙重挑戰,根基營造在施工階段就將特殊工法納入考量,與負責建築設計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協調設計,導入一筆箍、柱預組鋼筋籠、系統模板等特殊工法,結合工廠預製與現場組裝的方式,減少現場人力密集程度,有效降低疫情帶來的衝擊,而機械化組裝也減少高空、高架作業的工安風險。

特殊工法的成本遠較傳統工法為高,但優勢在於可大幅減少現場人力需求、提升施工精準度與效率、強化結構品質,整體效益更高。以桃園會展中心展覽棟挑高12米、跨度近70米的無落柱桁架系統為例,正是以BIM進行縝密的模擬與規劃,結合預製桁架單元、ACEUP無鋼索固定校正吊裝工法等創新思維,在確保施工效率與安全性的前提下克服挑戰。

桃園會展中心以《桃花源記》中的「落英繽紛」為設計主題,將桃園的自然和人文景致,匯聚為「桃花紛落、洽溪流霞」的美好繁盛意象。未來,根基營造也將以創新思維及最高品質,落實ESG理念,持續為台灣打造安全、友善、永續的工程典範。

 

▋桃園會展中心看更多──國門之都的世外桃源

 

Text/林蔚秦
Photo/根基營造、JJP潘冀聯合建築師

 

延伸閱讀:

【識冠德】2024冠德Book Date:鍾岱廷、馬世芳、周震樂音沙龍後記

【明治風流】時光交織的明治風格建築‧公共建築篇(下)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