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台灣人寬廣的不只是心,還有味覺。

台灣歷史上曾經歷過多次移民與殖民,使得這塊土地充滿了各處的鄉愁之味。這些移民和殖民者帶來了己身習慣的飲食習慣和料理技巧,深深地影響了台灣的飲食文化。正因為如此,台灣人的味蕾總是勇於嘗鮮,善於接納各種風味各異的料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在這片寶島上交相輝映,每一種料理都在台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

 

馬來西亞料理在台灣的普及度並不高,尤其對於「怡保」這個地區的美食更是陌生;沒想到,怡保著名美食「芽菜雞」居然悄悄地開在苗栗頭份不甚熱鬧的街上,因為口味很合台灣人的胃口,才開幕半年多,就已擁有許多忠實主顧,更有人專程遠道而來品嘗。

 

從馬來西亞到台灣,找到事業與愛情的平衡點

多年前從馬來西亞輾轉來台打工的吳勁陞,當初並不像其他來台的外籍人士一樣,是奔著愛情而來,而是為了找一個好前程,沒想到來台灣之後,不僅愛上台灣,決定永久定居,也在工作時認識了同樣從事餐飲的台灣籍老婆,真正在寶島落地生根。

出生於怡保附近一個叫金保鎮桂花村小地方的吳勁陞,因為家鄉就業機會不多,開始了到外頭闖盪的生涯。由於馬來西亞人到新加坡打工是常態,吳勁陞也不例外,在新加坡的廣東餐廳做了8年,奠定了基礎的粵菜手藝後,也曾到大陸發展,後來遇到金融風暴,景氣不好,只好另謀出路。

吳勁陞就像個遊牧民族一樣,原先跟著朋友打算去英國發展,沒想到在入境海關時出了問題,最後聽朋友說起台灣是個不錯的地方,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台。一心想要拚出成績的他,發現台灣的餐飲門檻相對比較低,不需要太複雜的菜色,甚至只需有一樣東西做得好,就可以闖出一番成績。

來台工作沒多久,幸運地遇到一個好老闆,因為想開火鍋店,看吳勁陞認真肯打拚,便邀他入小股,開始從百貨公司裡的禾田火鍋專賣店做起,因為有一定的品質,生意自然不差,他也就此安安穩穩地做了十幾年。在這期間,在百貨公司職場更邂逅了另一半,同時收穫了事業與愛情。

 

復刻童年幸福回憶,怡保名菜芽菜雞登陸苗栗

在火鍋界深耕多年,吳勁陞心裡卻一直有個念頭,想把家鄉的滋味給帶來台灣,除了一解思鄉之情,也可以在台灣把怡保的美食推廣出去。

吳勁陞的家鄉桂花村是個很鄉下的地方,他回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和父母進城吃到芽菜雞時的幸福記憶,成為日後在台創業時,第一個想到的餐飲主題。當年,怡保因產錫而被稱為錫城,吸引了許多從廣東和客家來的移民來此打工,而芽菜雞,就是這些移民在此發展出來的街頭小吃,早期有不少掛著芽菜雞招牌的小店,作法大同小異,但口味卻各有特色。

芽菜雞,其實並不是用芽菜去煮雞,芽菜是用雞湯去汆燙的蔬菜,而雞肉則是像白斬雞那樣,只是最後淋上加了香料去提煉的雞油。吳勁陞表示,怡保的地下水礦物質豐富,當地人都是用緬甸進口的黑皮綠豆來培育芽菜,發芽時間短,澆淋出來的芽菜短脆可口,爽口無渣,而且除了拿來用雞湯汆燙的吃法,也會加入河粉或是麵條裡,平添口感。

客家人本身就是煮雞的高手,只是客家的白斬雞吃法較單純,強調除了雞隻的鮮度,更講究熟度,要以小火浸煮的方式煮至約9分熟,也就是骨髓仍看得到血的熟度,才能完整呈現雞肉的鮮嫩美味。後來,怡保的白斬雞漸漸融入不同的吃法,最受歡迎的一種,就是用每日進貨的鮮雞本身的皮下脂肪去提煉出雞油,最後再加上薑蔥蒜等香料炸出香氣,淋在切塊的白斬雞上增加香氣及風味。

 

家鄉味的新定義,馬來西亞作法結合台灣喜好

當吳勁陞決定要開一間芽菜雞專賣店時,先跟餐飲界朋友請教配方,再依照自己的記憶,並針對台灣人的口味略做調整。「因為馬來西亞吃的口味較重,而台灣人口味較清淡,所以大方向上的香氣和作法不變,最主要是調整調味的濃淡。」吳勁陞說。

店內的白斬雞分成土雞和文昌雞兩種,文昌雞的雞皮較黃,滋味較甜美,咬下會噴汁,美味無敵;土雞雖然是仿土雞,但採用低溫舒肥浸煮的作法,煮好後再冰鎮讓雞皮更脆爽,淋上特製的香料雞油及醬油,即使是雞胸肉都嫩而多汁,鹹香夠味。對於喜歡吃白斬雞的台灣人來說,這樣的味道很熟悉,沾上自製的薑蓉和辣椒醬,皮滑肉嫩,老少咸宜。

雖然台灣無法取得怡保那種短胖的芽菜,吳勁陞特別請芽菜供應商種植較肥的綠豆芽,經過汆燙後加上雞汁、醬油及少許油蔥,加上吳勁陞要求將綠豆殻洗得相當乾淨,整個口感非常脆嫩爽口,所以來這裡吃過的人都會訝異於:為什麼豆芽菜可以這麼爽口?

煮雞之後留下的雞湯,集眾雞精華之大成,自然不能浪費。怡保人會將這個雞湯拿來做成河粉湯;吳勁陞說:「怡保的河粉薄滑如絲緞,但也較容易斷,屬於滑而微帶彈性的那種,和台灣人喜歡帶彈性的河粉不同。」為了盡量呈現怡保地區的原汁原味,吳勁陞也請廠商盡量將河粉做薄一點,但保留了台灣人偏愛的Q彈口感。

除了雞湯之外,吳勁陞結合了怡保「雞絲河粉」的做法,在老母雞湯頭裡加入大骨以及炒過的蝦殻去熬煮,店內招牌的「雞湯沙河粉」,湯頭上浮著一層紅色蝦油,味道更為濃郁甘甜,伴隨著特別製作的沙河粉,以及爽脆的豆芽菜,口感一絕。

怡保當地人會將剁下來的雞爪,拿來加上冬菇和中藥去燉至軟爛,是冷掉還會結成雞爪凍的程度,在來馬芽菜雞店裡也吃得到這道小菜。

 

 

 

 

傳承媽媽手藝的祕方,自栽香料打造絕佳口感

此外,吳勁陞最推薦的還有來自媽媽版本的「咖哩雞」,他自豪地說,在我們桂花村,鄉親們辦喜事都會煮上一大鍋咖哩雞搭配炒麵、炒河粉作為宴請親友的大菜,而吳媽媽因為咖哩雞做得特別好,每每鄰居有人結婚都會特別幫忙料理,這也是他最懷念的滋味。

吳媽媽的咖哩雞為什麼會好吃?說穿了就是「敢下料」。吳勁陞表示,馬來西亞人煮的咖哩一般比較稀,但吳媽媽承襲了客家人講究「爆香」的傳統,在馬來西亞咖哩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蒜頭、小紅蔥、薑末去爆香,再加上馬來西亞咖哩葉、香茅等南洋香料。因為馬來西亞的咖哩葉和台灣常見的越南咖哩葉很不一樣,多年前吳勁陞就從馬來西亞將咖哩葉帶來台灣種,一直到現在,這個咖哩加的還是他自己種的馬來西亞咖哩葉:「就種在我們店後面!」吳勁陞笑著說。

「我還特別去馬來西亞的香料店請教老闆調配方式,最後調配出專屬的8種香料粉,再加上少許八角、桂皮、丁香去提味;因為台灣人多半不習慣香料下得太重,所以我做的咖哩雞,湯頭濃郁但是卻很爽口,這樣才能成為讓客人經常來吃都不會覺得膩的產品。」吳勁陞對於料理的堅持與用心要求,可見一斑。

就如同店門口大大的「我們好好作雞,你們好好吃雞」這個標語,吳勁陞從選料到烹調都有一定的講究,濃鮮合度的滋味,不僅讓台灣人更容易接受這來自怡保的特色小吃,更讓身在異鄉的馬來西亞人,品味到一份久違的家鄉情懷。

Info
來馬芽菜雞
苗栗縣頭份市八德二路368號
037-660-885
11:00〜14:00、17:00〜20:00,周一公休

 

Text/米兒
Photo/米兒

 

延伸閱讀:

【葉怡蘭專欄】「料理檯」餐廳正風行

【葉怡蘭專欄】彷彿被溫暖擁抱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