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美食是台灣文化重要的一塊,融合了台灣傳統的烹飪技巧和食材,以及多元的文化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風味和口感。這些口味紛呈的台灣味,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更串聯了台灣人對家鄉情感的紐帶,成為了許多人心中永恆的美食記憶。
在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少不了白米與配菜一起料理的經典傳承,可以說是「台版炊飯」的高麗菜飯,正是一道以白米及高麗菜為主的古早味小吃,台語稱為「鹹飯」。早年是許多勞動階層的美味主食,在吃飯同時就能攝取足夠的蔬菜,同時風味十足。在台灣坊間,高麗菜飯和原汁排骨湯似乎是孟焦不離的存在,想要吃到高麗菜飯,找原汁排骨湯的小吃店就有。
高麗菜飯的作法簡單,裡頭的高麗菜多寡很隨意,喜歡吃多一點蔬菜,多放一些也無妨,高麗菜煮熟後釋放的鮮甜菜汁,會讓米飯風味更加味香豐富。如果在家製作的話,用電鍋就能輕鬆完成,也可以把炒好的米放在鑄鐵鍋或砂鍋裡燜熟,底部帶點鍋巴也不錯。
材料:
白米2杯
高麗菜葉6~7大片
乾香菇3朵
蝦米20公克
蒜末1小匙
油蔥2大匙
鹽適量
白胡椒粉適量
醬油2茶匙
作法:
1.白米洗淨,泡水半小時,備用。
2.高麗菜切寬條、香菇泡水至軟,然後切細絲,香菇水留用;蝦米泡水,備用。
3.油蔥(取多一點豬油)放入鍋底炒出香味後,加入香菇絲和蝦米炒香。
4.高麗菜絲下鍋炒至斷生後,倒入泡好瀝乾水分的白米炒勻。
5.加醬油、白胡椒調味後,倒入泡香菇的水2杯(如果泡香菇水沒那麼多,可以加高湯或是清水),煮開後加鹽調味,移至小鍋裡。
6.將小鍋放入電鍋中,外鍋加2杯水,按下開關煮至跳起,燜煮約15分鐘後,略為翻拌,即可。
Tips:
高麗菜不要切太細,這樣能保留高麗菜本身的脆甜口感,但若想吃軟爛一點的高麗菜飯,菜就切細一點,可依自己喜好決定。
Text/米兒
Photo/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