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趨勢影響,台灣的美食文化早已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而近十多年來,台灣特色小吃如刈包、珍珠奶茶、乾拌麵、鹹豆漿等,以其獨特的口味和風格,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美食熱潮,有堅持正宗口味的路線,也有融合創新的滋味發想,讓更多異國他鄉的人們在品味美食之外,更能領略台灣美好的風土人情。

 

刈包,充滿寶島風情的美食明珠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裡記載著刈包是源自福建泉州的小吃,原名「福州湯包」,在麵皮夾入肉片及配料放進碗公,淋上湯汁食用,來到台灣後改良成沒有湯汁、方便攜帶的版本,以麵皮、豬肉、花生粉、酸菜、芫荽的組合,約莫1970年代之後,成為街頭隨處可見的常民美食。

以「台灣傳統漢堡」之名在國際間走紅的刈包(Gua bao),是怎麼擄獲全球饕客們的味蕾?最早源於2004年美籍韓裔名廚 David Chang,在紐約Momofuku自家餐廳裡餐廳賣起刈包,中韓元素融合的創意一炮而紅;後續,2010 年台裔廚師黃頤銘在紐約開設的Baohaus(現結束營業),靠著奶奶祖傳的五花肉製方,展現鮮明的台灣刈包元素。

↑以「台灣傳統漢堡」之名在國際間走紅的刈包,擄獲全球饕客們的味蕾。

接著,從紐約一路拓展到歐陸,台灣女孩張爾宬和來自香港的兄妹鍾承達與鍾慧婷,2013年開始在倫敦東部市場擺攤銷售刈包,並接著在倫敦蘇活區設立BAO刈包專門店,有傳統滷肉風味,也有燉牛小排、鹹蛋流沙包等創意吃法,迷你尺寸更是經典,小吃變潮食。如今,東京、首爾等城市的街頭,一定找得到刈包店的身影,甚至,今年2月公布的韓國米其林指南名單中,台灣刈包Bao Haus都入列釜山必比登名單,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倫敦最火紅的刈包店BAO,讓小吃翻轉變潮食。(圖片出處:BAO®–Official Site–Soho

其實,在許多國家的飲食文化裡都有類似「餅包夾肉」的食物,像是美國漢堡、英式三明治、義大利帕尼尼等,不同民族的朋友看到台灣刈包,自然而然接受度較高。再者,刈包的開口型麵皮結構,讓它成為兼容並蓄的美食代表,在傳統版本之外,內餡從和牛、魚排、油封豬肉到炸雞佐蘿蔔,調醬可以是青醬、蘑菇、泡菜等口味,亦或在刈包的大小尺寸上做文章,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組合與變化,玩味十足。

↑刈包的開口型麵皮結構兼容並蓄,內餡及口味可以玩出截然不同的組合與變化。

 

瘋珍奶,手搖飲之王迸發新滋味

 台灣小吃站上國際美食舞臺備受矚目的明星,當然不能不提珍珠奶茶!目前全球有超過40個國家、300個城市都找得到台灣手搖飲店,每一間店當然都能喝到超人氣的Bubble tea,甚至,美國人還因為太愛這杯飲料,在2018年將每年的4月30號定為「國際珍奶日」。

珍珠奶茶源於台灣,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出現,是一種混合茶類飲品,加入了口感彈牙的粉圓,搭配奶茶飲用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珍奶的配方和口味也不斷豐富和創新,不少手搖飲連鎖品牌更紛紛前往海外市場,1990年代,珍珠奶茶首度登陸香港;2000年代,開始在日本及歐美各地掀起狂潮,而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無論是珍珠的口感、奶茶的濃度還是杯身及吸管的設計,都能刷一波爆紅話題,也讓珍奶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載體,向世界展示了小島的多元魅力。

↑珍珠奶茶在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於台灣,如今已經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載體。

相對於台灣的全民飲品印象,珍珠奶茶在國際市場普遍定位為時尚飲品、價位較高,且透過不斷創新和改良,各國珍奶有在地化趨勢:以茶聞名的英國,珍奶基底可以是不加入奶製品的版本;印尼推出當地盛產山竹、釋迦所製作的珍奶;日本的珍奶可見到繽紛的彩色珍珠,或是點綴可愛形狀的餅乾及奶蓋。此外,國外還相當流行一種台灣沒有的配料,是裡面含有果汁或糖漿的爆破波霸,挑戰我們習慣有嚼勁的珍珠口感,大異其趣。

↑珍珠奶茶流傳到國外後,其中重要的主角「珍珠」口味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變體。

此外,台灣人最愛的鹹酥雞、雞排和牛肉麵,早已悄悄進軍海外;這兩年,台灣中式早餐店的鹹豆漿佐油條,繼珍奶之後飄洋過海前往日本,被打造為精品等級的存在;人稱「泡麵之神」的美國知名部落客Hans Lienesch,2022年選出的「世界泡麵/快煮麵TOP10」,台灣有兩款麵食擠進排名;2023年,更有本土乾拌麵品牌登陸美國開店……

你最愛的哪一「味」有沒有上榜?相信在未來,蘊含著台灣人對於美食熱愛與創造力的各式家鄉味,也將繼續躍上國際舞臺風靡全世界,展現台灣小吃更多不同美味面向與品嘗樂趣。

↑目前在日本已經找得到鹹豆漿賣店,下一個躍上國際舞臺發光發熱的台味明星會是它嗎?

 

Text/慕昊
Photo/BAO®–Official Site–Soho、Alena Veasey、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做料理】台味經典食譜:梅干扣肉

【媽媽味】堤岸越式料理 以美食展現家鄉魅力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