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旅行是一步一腳印的記憶,旅行台灣,即是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感,記憶台灣之美。今年,我們將以「進階台灣」為出發點,深度挖掘台灣的自然之美,感受寶島充滿生命力的風光。

 

台灣四面環海,卻非人人熟稔海洋,對於海洋動物更是陌生。然而,受惠於黑潮*(注1),我們其實坐擁了豐富的鯨豚資源,不必出國就有機會欣賞全球三分之一種類的鯨豚,舉凡長吻飛旋原海豚、弗氏海豚,甚至會到大洋洄游的大翅鯨、抹香鯨等,只要到東部港口買張船票就能啟程。

鯨豚和人類同為哺乳類動物,用肺呼吸。牠們有複雜的社交行為、高度智力與情感表達、溝通能力。更有維繫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價值,一旦鯨豚滅絕消失,海洋中其他動物也接連受到影響。

歷史上的鯨豚就和其他動物一樣,先成了人類的盤中飧,才開始被認識;先被大量捕殺後,才發現需要被保護。台灣,是怎麼走到友善賞鯨這一步?

 

賞鯨,始於禁止捕鯨後

西方19世紀末商業捕鯨盛行,卻少有人知日治時期台灣也曾參與捕鯨行列。

最早始於1913年,無論是捕鯨砲、捕鯨基地、鯨魚加工廠皆曾出現在南台灣。1977年《中國水產月刊》文章提及單月捕鯨獲利推估可高達7、800萬新台幣,高獲利的生意不斷吸引漁民或水產公司投入。

直到1981年,國際反捕鯨聲浪高漲,國內隨之立法禁止捕鯨,捕食鯨豚行為卻仍實際存在。1990年,澎湖沙港一段漁民直接在活海豚身上切肉影像曝光國際,引來全世界的指責與撻罰,在國際施壓情況下,台灣才正式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也讓台灣人看待鯨豚的視角,逐漸開始轉變。

雖有捕鯨歷史,當時卻尚未有人在台灣近海看過鯨豚。1996年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為了進行鯨豚調查,與當時助理楊世主和漁民廖鴻(後來籌創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現為海洋文學作家)等人組成「尋鯨小組」,從花蓮石梯漁港出海,未料真的目擊虎鯨,證實台灣周遭海域能直接觀察大型海洋動物,也引起大量民眾的好奇心與慾望。1997年7月,「海鯨號」便從花蓮石梯港正式出航,為國內第一艘賞鯨船。台灣賞鯨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迸出,賞鯨需求逐年上升。

↑每年4~10月是賞鯨潮,台灣若在夏天出海,目擊鯨豚的機率可高達8成。

 

賞鯨成傷鯨,形同雙面刃的生態觀光

20年來賞鯨觀光成長迅速,保育觀念、管理法規腳步卻晚一步。

鯨豚是以海洋為家的野生動物,並非每次出海就能看見、看得清楚,甚至可能撲空。多年來不乏有媒體報導,賞鯨業者為了「達標業績」或討遊客開心,一旦發現鯨豚便高速行駛船舶追逐、包圍,甚至刻意用船舶衝撞,誤以為這樣能使牠們跳出水面,卻成了傷害或騷擾動物的行為。

學界、保育團體紛紛提出不當賞鯨行為帶來的衝擊,呼籲政府須留意遊客亂丟垃圾、賞鯨船燃料導致海洋污染、船舶靠近動物的噪音干擾或為了賞鯨觀光過度開發沿海地區等問題。

海洋保育署於2017年成立之後,2018年推出「台灣海域賞鯨指南」,內容包含賞鯨行前應有的觀念、提醒遊客不餵食、不觸摸等賞鯨守則。2022年更推出「友善賞鯨2.0標章」,公告已取得認證標章的17家業者,並宣導友善賞鯨的意義、野生動物觀察原則、船隻應如何與鯨豚接觸以減少干擾、遊客也須負起維護生態保育責任等,但目前仍未對賞鯨船隻噪音做出管制。

↑海保署2022年推出「友善賞鯨2.0標章」,公告已取得認證標章的業者,宣導友善賞鯨的意義。

 

友善賞鯨,保持距離與開放的心

賞鯨除了具娛樂價值,良好的解說員能在賞鯨過程中提供遊客正確動物知識與保育觀念。部分賞鯨業者也會與保育團體配合,提供重要的鯨豚觀察資料,以利海洋研究與保育。

全球共90多種鯨豚,總計有33種鯨豚曾出沒台灣周遭海域。目前可出海賞鯨地點有宜蘭縣烏石港、花蓮漁港、花蓮縣石梯漁港、台東縣成功漁港。每年4~10月是賞鯨潮,若在夏天出海,目擊鯨豚的機率可高達8成。

想出海尋鯨,建議優先選擇願意著力生態永續的店家,如已取得「友善賞鯨2.0」認證標章的業者,並遵守《台灣海域賞鯨指南》,做一位友善生態的賞鯨人。

因為儘管海面看起來無邊無際,海洋裡的生命們卻是有限的,需要我們好好守護。

↑台灣海域虎鯨在西南海域曾有目擊紀錄,但還是以花東海域每年在春夏季會出現1~2次洄游群體。

 

*注1:黑潮自菲律賓而來,是穿過台灣東部海域流向日本的一股溫暖洋流,因流速快形同海洋動物們的高速公路,夾帶豐富魚類、吸引各種鯨豚行經、棲息或覓食。

 

Text/朱翊瑄
Photo/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書房】完全沒有隔間的家

【看人物】沈方正:閱讀一座城市,從體驗常民生活開始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