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藝的魅力,在於潛藏於日常雜器所散發出的美感,像是籐編、木造、梭織等手工藝,都是保留時代記憶的生活符碼。然而隨著現代人使用習慣的改變,台灣不少年輕的設計師透過巧思重新演繹傳統物件的姿態,讓添加了實用性與創意的工藝新面貌,在當代走出精采新路。

 

↑Mattan漫藤傢俬/涓椅

01 讓藤的美好再次漫入生活中

台灣潮溼悶熱,用藤材做的椅子冬暖夏涼、透氣性佳,可謂最適合台灣氣候的天然材質。Mattan漫藤傢俬特別與台南老字號藤業合作,將藤條彎曲後回彈的特性運用在椅背設計,讓腰部有足夠的支撐,還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設計大獎。(Mattan漫藤傢俬/涓椅)

 

↑(左)Tomood土與木之間/Corner長凳;(右)柒木設計/扇變屏風

02 共享溫暖時光的那張長凳

過去台灣曾有「籐具王國」的美稱,籐編常見於台灣的生活器具。設計師揉和早年的實木與籐製椅凳,利用其柔韌性及伸縮性,打造出輕量、圓潤、極簡設計的長凳,不僅透氣涼爽,還藉以表現台灣手作溫度的「記憶連結」。(Tomood土與木之間/Corner長凳)

 

03 記憶中的屏風時髦變身

顛覆印象中屏風予人的厚重感,以半透光布料結合鏤空木框,展現出輕盈的畫框感。有意思的是,使用布料取代紙造的扇面,能夠隨空間或使用者喜歡,任意決定開闔弧度,調配屏風的穿透度,讓空間一隅就像是充滿詩意的畫作。(柒木設計/扇變屏風)

 

↑林景騰/梭織椅

04 賦予椅面柔和編織之美

梭織是古代的織布技術,工藝家以此為靈感,將梭織機中迴繞的八字回編紗線取代硬木,化為椅面,搭配大葉桃花心木和相思木,讓織品能柔化木頭的線條,織入帶有文化及創意想像的工藝美學。(林景騰/梭織椅)

 

↑(左)椛杍工坊/方格櫃;(右)路力家器具/Y系列餐桌

05崇尚珍惜物品的生活理念

創作者希望取編織的柔軟性取代冷硬木頭,靈感源自於小時候常見的菜櫥,以及為節約開銷的縫補牛仔褲,故在櫃體門面使用傳統藤網,並以鳥眼目與格網形式為鑲嵌特色,表現惜物年代的生活哲學。(椛杍工坊/方格櫃)

 

↑路力家器具/Y系列餐桌

06 獨一無二的職人手工藝術品

以竹子裂開後的分歧線為創作靈感,透過快要失傳的實木曲木工法表現,讓自桌緣延伸出斜角度的曲線,與桌板表現柔韌與穩重對比。由於主結構為手工榫接,作為主結構,組裝也僅需3個部件即可完成,創意兼具傳統工藝巧思。(路力家器具/Y系列餐桌)

 

Text/Iain
Photo/Mattan漫藤傢俬、Tomood土與木之間、柒木設計、林景騰、椛杍工坊、路力家器具

 

延伸閱讀:

【Glocalization】台灣工藝進化之道 傳統的融合與創新

【老料新貌】鐵窗花的下一個春天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