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台灣有哪些百年市場?走遍吃遍台灣的作家魚夫,這次關注全台各地歷時百年的老市場,透過熱情愛寶島之眼,探看這些日治時代即有的市場建築、人文風情與飲食特色,認識百年市場的前世今生和興衰起落,隨著文字體驗在地台灣味及美食風格。這趟老菜市之旅,不只是吃美食、買買菜,更是一趟熟悉歷史底蘊與在地飲食的文化饗宴。


 

「基隆沒城,食飽就行。」

許多人到基隆或許是為了美味,從歷史來看,
基隆的飲食文化深受福州、溫州、潮汕、山東、日本等影響,
融匯成基隆特有精湛的各式美食,
令人垂涎三尺,且思念不已。

父親生前每回從南部老家來台北找我,過夜前一晚,一定跟我索討車鑰匙,隔天一大早,自個兒開車前往基隆崁仔頂。先父是知味善嘗的「食食通」(台語「老饕」之意),鼻子上像裝了個比掃雷器還靈敏的機器,哪裡有搜尋的目標,保證都嗅得出來。父親的人生最後一餐,就是我推著他的輪椅,到基隆去享用他所指定的美食。

父親之後,我也不知不覺成了基隆美食搜查一課的成員了。從老牌廟口夜市開始,不久進攻在地人的孝三路到鑽進仁愛市場等。基隆有句話說:「基隆沒城,食飽就行(kiânn)」,許多人到基隆確實也是為了美味,因為從歷史來看,基隆的飲食文化深受福州、溫州、潮汕、山東、日本和許多隨戰爭逃亂而來的難民飲食文化的影響,融匯成基隆特有精湛的各式美食,令人垂涎三尺,且思念不已。

有人請教我基隆的美食如何去享用,我通常建議,約早上11點開車直驅有著百年歷史的仁愛市場,停好車,上2樓,展開大掠食!

 

百年市場的起源

基隆人所俗稱的仁愛市場,全名應為「博愛、仁愛美食百貨廣場」,在日治時期1930年時名為「臺北州基隆市公設福德食料品小賣市場」,最先在崁仔頂東南方形成市集。而早在1909年日本人蓋了一座木造的市場,名為「基隆魚菜市場」,當地人慣稱「福德市場」。市場附近為「福德町」,因為有座1849年創建的土地公廟,那一帶都是台灣人聚集,木造平房多,當然也吸引諸如擇日館、金紙店、棺材行、漢藥、銀樓、布行和小吃攤等,算來這就是百年市場的源起。

仁愛市場亳無疑問就是饕家的天堂。咱台灣有兩個城市,北有基隆、南有台南,這兩城的食食通只消一踏出自己城市範圍,就開始嫌人家的食物不好吃,而基隆的仁愛市場,對我這位住在台南的人來說,不僅止於美味,還常生思念之心,且將美食與建築巧妙的結合,提供舒適用餐的好環境,好評不少。

今天的仁愛市場是在1986年重新改建的,基地範圍包含戰後的「仁愛市場」舊址和原來的「基隆博愛團」公共住宅,兩者合建樓高十層的大樓,一至二樓為市場,三至十樓則為國宅,原有的博愛團部分名為博愛市場,而舊仁愛市場則沿用原來的名字。

 

起手式就是享受新鮮海產

仁愛市場一度是基隆市最大的蔬果批發市場,老一輩都呼之為大市場,一開市就人聲鼎沸,嬉嬉嘩嘩,二樓還有間基隆戲院,是當時最大的娛樂場所之一。

形成這熱鬧的景象,最早是從崁仔頂漁市場慢慢湠開來的,到今天,仁愛市場的壽司店的漁源仍主要是近在咫尺的崁仔頂,想嘗生猛海鮮當然不可錯過。

我經常呼朋引伴到仁愛市場去大快朶頤,最適時間是約上午11時,各家當日漁貨處理均已完成,工作人員也就緒,呼賣聲漸漸此起彼落。假如來得太早了,那麼上市場二樓手扶梯旁的「奇軒握壽司」價錢七貫一百四十元,旗魚、鮭魚及鮪魚當食材,這CP值絕對是市場裡第一名,而且從九點營業,真是佛心來著。

不過,到市場來千萬不要急著一口氣吃過好幾家,矯示戰功,先打聽好,再好整以暇,逐店徐步進攻。有一回遇見林右昌市長,隨口一問哪家刺身最有人氣,原來是「櫻握壽司」啊,這家是典型厚切的台灣式日本刺身,以旗魚、鮭魚,偶而也會有高級的白旗魚。

順帶一提,咱們去日本,サケ或シャケ指的是真正天然野生的鮭魚,大型魚在海中容易吸收重金屬,不宜食其刺身,如果寫成サモン就是人工養殖,反而汙染的顧忌較少,食其生魚片無妨。

市場裡的日本料理很多,均各有特色,大部分的店家都是一大早跟先父生前一樣,大半夜就到崁仔頂魚市去張羅,有些食材得來不易,譬如那間「手作漁人壽司」,由一對年輕夫婦經營,除了崁仔頂,鮪魚則遠從東港而來,當然,各家各有自己的特色,反正來到仁愛市場,享受生鮮海產是最重要的起手式。

 

麵食競技場

然而,有趣的是美食評論家葉怡蘭卻情有獨鐘,她居然寫了篇文章,判定仁愛市場是什錦麵競技場!

這其實就是行家了,她形容市場裡賣什錦麵的特別,而從1樓到2樓,逛著沒兩三下就冒出一家來,也不怕人家來踢館挑戰,極負自信,場內有7、8家賣什錦麵的,我每回去,只恨時間不足,胃也沒牛多,遍嘗之日遙遙無期。

什錦麵要好吃,在我看來有些步驟是不能省略的,譬如用自家的豬油來煏蝦米、蔥段或高麗菜絲、洋蔥絲、紅菜頭絲等,大火炒過,不用鹽而採清醬油來提味,然後將預先炕好的高湯淋上,再將配料和麵放進湯裡去一起煮,食材裡很奇怪就獨獨軟嫩的豬肝不能少。

其中阿嬌炒麵不是只有什錦麵好吃罷了,這家的咖哩麵更被公認為基隆三大必嘗的店家;其次廟口夜市的「阿華炒麵」遠近馳名,沒吃過就不算食食通;「流籠頭」的咖哩沙茶也頗為膾炙人口。

簡單就是複雜,基隆有一種「廣東麵」,那是一種寬扁的麵條,基本上有兩種調製法,一為極其簡易的淋上一瓢油蔥豬油,再捻進些許豆芽菜,幾近乾拌麵的做法;另一種則是多了一個步驟,再加一匙特製醬油,忽然間,就因此成了一味人間極品。

 

大個子美食及特色美味

基隆的美食,或多或少都可以溯源,只有廣東麵究係怎麼來的,我至今還在研究中。食廣東麵時,可配溫州餛飩,但體積卻大得嚇人,要是去中國溫州,那餛飩其實呈小巧皮薄而餡飽,據聞在20世紀30年代,由一位名叫陳立標的開始挑擔叫賣,他長得人高馬大,地方上乃呼為「長人餛飩」,其形有如台灣古早的扁食模樣,那為什麼來台灣卻長成大個子?

我請教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得到一種說法:因為大約在日治時期的1930年代,日人招募大批溫州人來基隆、金瓜石採礦,或當碼頭工人,因此「食粗飽」是為要件,餛飩長大了,乃理所當然,後代再傳入台北,最終「溫州大餛飩」成了台灣庶民食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還有一樣燒賣也是特大,比香港點心裡的要大上兩倍,變成如此好大一粒的來龍去脈則很清楚,就是從一家「阿本排骨燒賣」開始的,當年創作時,特別去訂製比一般扁食大兩倍的麵皮,然後就地取材,用鯊魚漿取代港式的肉餡,再添入豆薯、油蔥揉製而成,自這種大燒賣問世後,基隆的燒賣就全比其他地方大一倍了。

基隆有許多食物是其他縣市連聽都不曾聽過的,比如說吉古拉。日人在台統治50年傳入飲食文化,日文的「蒲鉾」(かまぼこ)主要指是兩種魚漿料理,一是蒸的魚板,另一則為烤的竹輪,而天婦羅則是傳自鹿兒島的「薩摩炸魚餅」(さつまあげ)。而其中竹輪的日語發音其實是「吉古哇」(ちくわ),「吉古拉」是其訛音,但是現在基隆人則堅持吉古拉和吉古哇(竹輪)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哦!

另有一種大腸圈(不添花生的米腸),不加花生是為了防腐敗;再有一種豆干包,外型是日人阿給的一種,但這和鼎邊趖、鰻羹、紅糟等都是福州傳來的飲食文化,有心研究台灣飲食文化,仁愛市場正是個大寶窟。

有一樣豬肝腸要特別提出來說,其肉餡是豬肉和切丁的豬肝,不分節,長長的灌滿一大條,要享用時再分塊切開,嗜辣者,淋上一匙辣椒水,這一味是老一輩基隆人的下酒菜,出了城,我台灣走透透,居然未之見也。

父親生前經常找我去基隆尋覓美食,我雖樂於奉陪,卻不全然能體會他對基隆美食的痴迷,如今換我上了年紀,在享受美食之際,來到仁愛市場,彷彿父子二人對坐,互相看見對方喜孜孜品嘗的笑容了。

(本文節錄自《台灣百年市場:從北到南,和魚夫一起探看25個流轉百年的菜市風華》)

 

《台灣百年市場:從北到南,和魚夫一起探看25個流轉百年的菜市風華》
作者:魚夫
出版社:遠流

 

Editor/小島與松
Photo/魚夫 繪/遠流 提供

 

延伸閱讀:

【小書房】散步行者,走入大自然的精神世界

【小書房】張曼娟:家,不是整齊的地方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