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我散步會希望自己專心。如果我想著樹林外的事,那我到樹林裡幹嘛?」相較於《湖濱散記》,《梭羅散步》這本書雖只有短短的2萬字,對許多梭羅迷來說,它更深入地概括了這位「自然書寫之父」亨利.梭羅的思想精華,創作於1851年至1860年之間,其中部分內容來自於他早期的日記,從生活中、自然裡去感知周圍的世界,並尋求自我培養和學習成長的方法。


 

相對於文明中的自由與文化,我想為自然說句話,為絕對的自由和野性發聲。我不想將人類視為社會的一分子,我想將人類視為棲居大自然的生物,屬於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話會說得偏激,但這是為了表達我有多堅決,畢竟替文明辯護的人夠多了。那些就交給神職人員、學校委員和你們就好。

懂得「行走」的人,或懂得散步這門藝術的人,我這輩子只遇過零星幾個,他們可說是擁有散步的天賦。

步行的另一詞彙「漫步」(Saunter)的來源頗具詩意,中世紀時有人會悠閒地在鄉間漫遊,佯裝自己要去聖地朝聖(à la Sainte Terre),尋求施捨。後來小孩子見了他們會大叫:「又一個朝聖的(Saunte-Terrer)!」於是Saunterer就變成了「朝聖者」。

有人朝聖只是掛在嘴上,但永遠不會去,他們只是遊手好閒的人或流浪漢。但對於真正踏上朝聖之路的人來說,「朝聖者」一詞不帶貶意,而我提到的散步者,也正是此意。

另外,也有人認為漫步一詞出自Sans Terre,意思是沒有土地和家園。其實往正面想,它的意思是指不拘泥於固定的一隅,以四海為家,而這正是成功散步的祕訣。老是枯坐在家裡的人才是最貧窮的乞丐,真正的散步者比較像蜿蜒的河流,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但我比較喜歡前一個解釋,那可能才是真正的詞源。

我們每一次散步都是一次遠征,藏在內心的隱士彼得會鼓吹我們踏上旅程,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

說實話,我們都只是沒骨氣的遠征隊,現在甚至只是行走的人,也缺乏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精神。我們的遠征都只算踏青出遊,晚上都會返回舊壁爐邊,且旅程有一半是循原路回頭。

我們也許應該抱著冒險犯難、絕不回頭的精神,踏上最短的路線,準備將防腐的心臟送回家 ,成為荒棄王國的遺物。如果你準備好離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小孩和朋友,和他們天人永隔──如果你已償還債務,立下遺囑,安排好所有事務,成為自由之身,那你就準備好散步了。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和我的旅伴(我有時散步是有伴的)總喜歡幻想自己是新時代,甚或是舊時代的騎士團。但我們不是騎師、騎士、騎兵、騎馬者, 而是「行者」,我相信這階級更為古老光榮。仗義精神和英雄氣慨曾屬於騎士,如今存在於、或說沉澱於行者身上,可以說行走江湖的遊俠不再是騎士,而是行者。行者不屬於教會、國家和人民,他是第4個階級。

在這附近貫徹這一門高貴技藝的人,我覺得只有我們而已。不過,說老實話,如果把鎮民的話當真的話,多數人偶爾也會想要像我一樣去走一走,但他們卻辦不到。畢竟再多的錢都買不到悠閒、自由和獨立,這是散步必要的關鍵。

行者是神的禮讚,身分由天堂直接任命,你必須生而為行者,Ambulator nascitur, non fit(拉丁文:行者與生俱來,無法造成)。

有些鎮民會向我述說一段過往的回憶,說自己10年前散過一次步,沉浸在樹林中難以自拔,但我很清楚,不論他們怎麼裝腔作勢,想證明自己也是天選的行者,他們在那之後都只走在公路上。

當然,光是回想那一刻的存在,他們心靈便都暫時得到了昇華,即使是林中居民和盜賊,也是如此。

他來到青翠的樹林時,
是一個愉快的早晨。
他聽到輕盈的樂音,
是快樂的鳥兒在歌唱。
「我上次來到這裡,」羅賓漢說:
「已是好久以前的事,
我想在這待一會兒,
用弓箭獵隻棕鹿。」

*注:
1 隱士彼得,或稱亞眠的彼得,他是法國的羅馬天主教教士,為十字軍東征的關鍵人物。
2 十字軍東征戰士死於沙場,由於無法運回屍體,因此會將心臟防腐,帶回家鄉。
3  暗示《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二十九節:「無論誰為我的名而撇下房屋、弟兄、姊妹、父母、兒女或田地,都要得到百倍的賞賜,而且承受永生。」
4 出自《羅賓漢傳奇》。

 

(本文節錄自《梭羅散步:枯坐在家裡的人,才是最貧窮的乞丐》)

 

《梭羅散步:枯坐在家裡的人,才是最貧窮的乞丐》
作者:亨利.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譯者:章晉唯
出版社:柿子文化

 

Editor/小島與松
Photo/柿子文化

 

延伸閱讀:

【小書房】島嶼探險,兩位大叔的叛逆公路之旅

【名人書房】韓良憶:恰因人生無常,更願珍惜日常

 


你也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