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李芝瑜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建築/藝術雙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建築碩士、交通大學建築博士,曾擔任銘傳建築系系主任,目前為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VR整合研究中心負責人、藝術中心館長。 研究領域橫跨建築、數位理論與設計,並將虛擬實境與偏鄉實構築進行虛實整合。除受邀擔任美國建築大師獎國際評審(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Opal Award國際評審外,亦任全球建築活動Open House Taipei 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

 

全球性建築盛事「Open House」為限時打開城市中的建築空間,自1992年起源於英國倫敦,讓人們透過導覽和體驗更深入了解城市和建築發展而聞名。這個城市美學推動的盛事已經持續了30年,已經有70幾座城市同步,選在秋天的一個周末限時48小時內,將城市的隱藏空間、平常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或公共建築向公眾敞開大門,把整座城市變成一座博物館。

2020年,台北首次進行了倫敦官方授權的「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由創辦人Antonie Munduate和徐千捷引進台北,並由身為學術發起人兼總顧問的筆者共同推動,包括國家兩廳院的神祕後臺和未曾對外開放過的天臺空間、台北君悅酒店的私人停機坪、藏匿於舊兒童樂園的圓山坑道、台北表演藝術中心11樓的排練室、陽明山藍寶石湧泉等,至今已經累積了超過100個打開空間,今年也將會在11月11~12日進行。

近來筆者有機會再度拜訪倫敦,參加研討會也抽空走逛了一些建築、藝術與美食空間,在此與讀者們分享,或許各位有機會可以安排過年或待明年3月倫敦春暖花開時前往。

 

#倫敦設計區London Design District

今年來到倫敦除了開研討會,另一項任務就是去拜會Open House London的總部負責人,並且有幸看到他們在忙碌於準備2023年度的Open House London,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後臺參訪吧!花了時間搭著地鐵來到Open House London位於北格林威治地鐵站(North Greenwich Underground Station)旁的倫敦設計區總部,此處曾被《Times》時代雜誌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地方之一。

↑倫敦設計區為倫敦第一個專門為支持創意產業而建造的永久性工作空間。

倫敦設計區從原本的沼澤地,經歷了16世紀的農田區到18世紀的工業區,而如今這個區域規劃為千禧村(Greenwich Millennium Village),是倫敦第一個專門為支持創意企業生態系統和創意產業而建造的永久性工作空間,設置了16棟由8位新銳建築師設計的設計區,從地圖上看到的RSHP設計的千禧穹頂十足吸睛。

這個區域由16棟建築形成4個群聚空間,中央圍合成一個廣場區,每4個群聚建築之間還有個「內廣場」,而Open House London的大樓就是位於其中一座2022年甫完工且具有屋頂籃球場的獨特建築裡頭,為了降低碳成本,走道樓板皆運用彈性網格來提供遮陽功能,也增添了外觀特色。

↑16棟由8位新銳建築師設計的設計區,其中RSHP設計的千禧穹頂十足吸睛。

 

#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2003年被聯合國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英國皇家植物園,已經接近270歲,從只供皇室觀賞到開放,培育了50,000多種植物以及即將瀕臨絕種的植物物種,名列全世界前五大重要的植物園之一。

在植物之外,英國皇家植物園的建築也值得一瞧!例如花了36年才蓋完的溫帶植物溫室,最好的拜訪方法就是登上約6層樓高的天空步道(可以選擇走118階的樓梯或電梯直達),站在如參天大樹一般高的步道往遠處挑望,能直接俯瞰整個園區的溫室館。

↑光是從下面往上看天空步道,對於有懼高症的人已經能感受到腳軟。

個人最喜歡的是雨林棕櫚屋(The Palm House),因為從室內能通過一座旋轉樓梯走到環繞周圍一圈的2樓觀望,不論是往下看或往外看,都很有探險的感覺,看著這鑄鐵建築與大量玻璃的使用,令人回想著工業革命年代的倫敦。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座溫室收藏很多即將絕種的植物種類,在此省思生命議題若有所悟。

↑雨林棕櫚屋收藏很多即將絕種的植物種類,在此省思生命議題若有所悟。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1753年成立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號稱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雖然許多館藏寶物是英國人的老祖宗們在世界各國豪取強奪而來,但也因此能在一棟博物館內看到世界各國最精選的寶物。

上一次造訪大英博物館,還是疫情之前的兩年,當時在10個展館之間迷失了方向,本以為這次的方向感會更好一些,卻依然在這800萬件館藏間迷路了,一不小心走到了一直不太敢進入的埃及區,只能硬著頭皮在古埃及第18王朝的第9任法老頭像、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one)以及數千年歷史的埃及壁畫之間找到出路。

↑大英博物館獨特的大樓梯和圓頂結構,是筆者最為推薦的拍照景點。

因為公共空間的擴建需求而增加的圓頂廣場區,是博物館必看的景點,由建築師Norman Foster使用超過3,000片玻璃所組成的圓頂,獨特的大樓梯和圓頂結構,是筆者最為推薦的拍照景點。Norman Foster所創作的建築遍布全球,不過提及他具代表性的作品,還是不能錯過被倫敦人暱稱為「子彈」、「小黃瓜」的摩天大樓(30 St Mary Axe)及倫敦市政廳,在倫敦塔旁展現出其獨特的綠建築特性。

↑Norman Foster於2022年設計的市政廳,也曾為Open House London打開過。

 

#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位於英國倫敦南肯辛頓區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名聞遐邇,早先來倫敦都沒機會參觀,這次去往英國皇家地理協會參加研討會前,需在途中經過,決心要一探究竟。

↑由Alfred Waterhouse 所設計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建築牆面巧妙融入許多動植物印象。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包括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多元且精采。這座1881年建造的建築本身亦深具可觀性,曾是許多知名電影的取景地,像是《神鬼傳奇》、《柏靈頓:熊愛趴趴走》等,由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師 Alfred Waterhouse 所設計,建築師在建築牆面巧妙融入許多動植物印象,入口的藍鯨骨架則與室內建築空間相結合,如此細膩的大型博物館,讓人無法相信這座博物館竟是免費開放參觀,絕對不容錯過啊!

↑自然歷史博物館翻新後,名為「希望」的藍鯨骨架成為主入口的新焦點。

 

#博羅市場Borough Market

參觀完建築和藝術空間,前往曾被CNN選為世界十大必逛市集的博羅市場探險,這裡是倫敦規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市場,就算筆者閒逛的當日下著毛毛雨仍是人潮滿滿。一入內,最吸睛的是一處周末營業的三明治攤位,起司撒到溢出且裡面是滿滿的豬肉絲,千萬別被外圍滿滿的購買人龍勸退,其實人潮消化的速度非常快速,不妨耐著性子排隊看看。

↑博羅市場裡筆者真心推薦的三明治攤位,起司撒到溢出且裡面是滿滿的豬肉絲。

前進倫敦,筆者真心建議直接下載倫敦著名雙層巴士的App,花一天時間搭乘雙層巴士穿梭在倫敦城市裡,在各個歷史景點、地標建築、藝文空間之間上上下下的參訪過程裡,會發現從巴士的2樓露天座位區往外看,高度和視野是不同的,像是在地上行進之間不會特別注意到的老煙囪等建築細節,都是我會觀察的重點。此外,看到有趣的餐廳或聞到喜歡的香味,也可以隨時從雙層巴士上下車,從建築探索之旅馬上轉換跑道進行美食探索,旅遊,就該如此隨心且愜意!

↑以花朵裝飾的倫敦酒吧美極了;(右上及下)搭乘雙層巴士,可從不同角度看到建築細節。

 

 

Text/李芝瑜
Photo/李芝瑜、British Museum、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李芝瑜專欄】冠德 × 銘傳建築國際講座──藤貴彰的建築回溯

【老料新貌】構「竹」永續生活


你也會有興趣